凤翔泥塑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起源于秦朝,已有千年历史。它以泥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塑形和自然晾干,创造出各种生动、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凤翔泥塑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传承价值而闻名。
该队伍前往凤翔泥塑村的社会实践旨在通过亲身参与与学习,了解凤翔泥塑的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宣传和传承凤翔泥塑艺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
实践团采取了多种行动。实践第一天,实践团

联系当地村委会通过这些努力,希望为凤翔泥塑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双方都怀揣着为村庄的发展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景,相谈甚欢,六营村的相关负责人热情的带领该队伍参观深入了解这个充满乡土文化的古老村落。走过古老石板的小路,呼吸着泥土的清香,展览便从那栋古色古香的建筑展开。该队紧跟着村委,相关负责人耐心细心地为成员们讲解各个房间所陈列的相关泥塑。其中陈列着十二生肖泥塑套件、五光十色的“挂片”以及大师手工制作的“抗疫英雄”。巧夺天工,形态各异的泥塑连接着新旧两个时代,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负责

人热情地讲解将泥塑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穿过展览室,该队伍来到了泥塑体验厅,相关负责人将泥土和模具一一地介绍给成员们,各色各样的模具是艺人们艺术的结晶。手捧着“板板土”,相关负责人为成员们介绍泥塑的制作,模具为人们制作泥塑提供了方便也为人们的体验增加了方便的方式。模具制作了毛胚,是未曾上色的雏形。相关负责人提前准备了
雏形为游客和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艺术的灵感来自生活,创作属于自己的泥塑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将生活的颜色赋予到这雏胚之上。五颜六色的泥塑是乐观且积极生活的体现,相关负责人为成员们介绍了六营村的历史,历代生活在这儿的人们勤劳乐观,他们用
自己的双手为泥塑描绘上了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景。

泥塑文化充斥着生活的元素,是真正的乡土文化,正如莫言所说“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16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我院青年教师的本科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校院督导联动,3月27日下午,我院邀请校本科教学督导员刘丹教授与青年教师进行了面对面座谈活动。我……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8日,受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邀请,人文学院王晓宁副教授带领我院部分师生沉浸式观摩新编历史闽剧《画网巾先生》。该剧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在第九届……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书院邀请人文学院中文系上官文坤老师于23号楼1楼活动室开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员作《汇聚青年激昂力量,谱写实践育人华章》专题讲授。学院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永斌、社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8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办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刘玮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5日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胡荣应邀到我校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开展讲座《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社会学系甘满堂……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