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养老诈骗犯罪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最大限度缩小“行骗空间”,已成时代所需。2023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筑法之基,行稳致远”实践小队通过实地走访进行社会实践。通过与相关专业人士的交谈,实践小队成员了解到伴随着诈骗形式的不断变化,养老诈骗犯罪逐渐细分为多种类型,主要以投资理财、健康养老、精神娱乐型为主,不同的养老诈骗针对着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投资理财型是指老年人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化过程已经具备一定社会阅历,并在社会化过程中积累了一部分财富。老年人经济宽裕、投资需求旺盛,同时也对互联网等新事物缺乏认知,养老产业投资、收藏品投资、“以房养老”等成为常见的养老诈骗方式;健康养老型是老年人追求健康时所受的诈骗。健康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本钱”,其往往成为不法分子实施非法犯罪所依托的对象,而且涉案产品多数为“三无”产品,甚至部分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精神娱乐型是老年人孤独感过重,与外界的社交接触需求大,给予诈骗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养老诈骗具有诈骗组织集团化、跨区域化,诈骗手段精细化、专业化等特点。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些年,养老诈骗分子愈加猖獗,养老诈骗被害人暴露在危险情形下,他们会收到不少受到诈骗之后的举报信息等。科技时代的发展,个人信息被泄露,部分犯罪分子会假扮养老部门的工作的工作人员,向老年人推销养老项目,老年人在其指引下容易陷入养老诈骗的骗局。但是被害老年人有时出于自责,害怕拖累儿女而选择服从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造成恶性循环。通过与相关专业人士的了解,实践小队成员认为反诈骗养老是全社会的责任,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加强养老诈骗犯罪的防范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25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