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瓦,吊脚楼,沱江水,一叶舟。作为苗族人的重要集居地,凤凰古城内隐藏着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人们去探索。在这个盛夏,中南大学人文学院临时团支部自然而染团队前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蜡染传习中心“蜡魂”艺术馆,学习蜡染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蜡染,古称蜡缬,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纺织印染手工艺,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是有着几千年发展与演变史的艺术活化石。
王曜,一位隐藏在小城里的蜡染大师,是“蜡魂”艺术馆的创始人。他是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大师,并担任中国民族工艺美术蜡染分会副会长、湖南省民间美术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务,一生都致力于湘西民族蜡染艺术的研究,让蜡染在湘西开花,是发扬和传承湘西民族蜡染艺术的卓越继承人。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自然而染团队与王曜在艺术馆前的合影)
刚踏入艺术馆,记者便注意到在门前树立的巨大且狰狞的雕像,不禁询问王曜雕像的特殊含义。
(“蜡魂”艺术馆门前的雕像)
“传说在远古时期,黄帝、炎帝与蚩尤为争夺天下进行涿鹿之战。苗族为躲避战乱,从长江黄河以北地区向云南、四川等南方地区迁徙,为防止财富在逃亡中流失掉,机智的苗族人选择将它们锻造成易于携带且具有审美特性的银饰,所以我的艺术馆前巨大的雕像,便是战神蚩尤,这便是为了追‘苗’根,溯‘苗’源。”面对记者提出的疑惑,王曜指着门前的雕像,回忆着说道。
当记者询问部分作品为何出现如冰花般的纹饰时,王曜抚摸着染布上精美的图案,解释道:“这就是被我们称为蜡染之‘魂’的冰裂纹。你看,这裂纹像不像冰花?正如冰花是大自然的创造物,蜡由于在染缸里被翻动击打会自然产生冰裂纹,这是自然龟裂的艺术效果,人为是无法刻意改变的。而这一变化莫测的纹理为蜡染带来了神秘的魅力,它不仅包含了我们手艺人倾注在作品上的心血,还有自然赋予的力量,恰恰体现了我们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智慧。”
(蜡染中的冰裂纹)
物欲横流动,时光匆匆逝。在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蜡染非遗急需后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作为蜡染技艺的传承人,王曜并没有因为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低而选择放弃,而是始终秉持初心,笃行致远。
当记者问到是什么支撑他一直坚守技艺时,他坚定地回答道:“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爱好。我就像作品中的莲花,一方面,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的是纯洁、高尚;另一方面,荷花有着启示与觉醒的含义。因为它从淤泥而出,在阳光下绽放,象征着追求真理、超脱尘世以及心灵觉醒。虽然现在非遗蜡染技艺面临一些困难,但我仍然有信心继续坚守这门技艺。”
(记者与王曜针对蜡染进行交流)
寻一方地,扎一份根;守一门艺,倾一生心。这是王曜一生的写照,更是那些勤勤恳恳传承手艺却不一定被世俗所看好的“守遗人”的写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28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