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井,位于焦作中站区。它的故事,富有传奇色彩。它曾是一个煤矿——1919年英福公司在焦作开工建造的王封矿,见证了“半部河南近代工业史”。为深入学习新中国史,2023年7月8日,“寻找红色足迹,深入四史教育”实践团来到此地参观学习。
地处焦作城区西部的王封矿,俗称“西大井”,彰显了“煤城”地名特色。实践团成员来此地参观学习,了解到1919年,英福公司在焦作开工建造王封矿,标志着焦作煤矿大井时代的到来。新中国成立后,王封矿大力发展生产,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团成员驻足环视历经百年沧桑的历史遗迹和工业遗存,想象着新中国成立后,焦作煤矿工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勇立潮头,奋发有为,追求卓越,深深体会到了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内涵。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了中共焦作矿区委员会旧址、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旧址、王封档案馆、“西大井”井台、英雄广场等地,重温了入党誓词,深切感受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光荣历史。同时,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焦作楷模人物馆,其中学习了解了安全标杆刘九学、矿山铁汉丁百元、采煤虎将吕茂盛、煤矿英才张光德、煤海赤子宋大国等百里矿区耀眼的明星。在他们身上,“特别能战斗”精神熠熠生辉!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欣雨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一豪 摄
通过此次西大井之行,进一步深化了党史学习教育,增强了全体成员的家国情怀,尤其是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深深印在实践团成员的心中。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凝聚工作新合力,将“特别能战斗”的精气魂赓续传承、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31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