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岭南师范学院“似溪向海游”社会实践队采访集市摊主深入了解老街新生态势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似溪向海游”社会实践队 作者:麦栩桦

7月9日,“似溪向海游”社会实践队为深入发掘赤坎老街文化内涵,助推老街文化新生,前往赤坎区民俗风情街,对部分摊主进行了采访调研。通过与摊主们的交流,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了老街的历史变迁和现状,聆听了他们的故事和对老街新生的期望。

店铺林立,流动小贩穿梭,逛街者、休闲者、娱乐者、游人、讨价还价声、欢笑声、声声入耳,热络非常。民国风情街,热闹之中见证新生。

米白色的摊布满载印制精美的湛江文创,立体的广州湾商会模型,画框中的老街故事……惹人喜爱。“为何选择创作老街元素?”队员们好奇问道。年轻摊主不假思索道:“我生长于此,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钟。我想把对老家的热爱,寄托在一件件创作中。”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她对故土的深情。在“老街新生”面前,这是一种珍贵的力量。我们需要这些怀揣民族情感的新生力量,用年轻人的干劲融合现代的创意去激活老街历史文化价值,让老街在传承中焕发新颜。他们用艺术之笔勾勒新貌,又用文化之船描摹老街情怀。这样,老街新生就不只有空洞现代化的外在光鲜,更会承载盎然文化底蕴的内在生机。这种生机源自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将孕育出老街更绚烂的未来。

队员们在版画商店摊位前(张佳慧 摄)

调研组成员们步行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由鲜红桌布长桌布置的摊位映入队员们的眼帘,不禁驻足观赏。画家正在挥毫泼墨。只见他取出纸张,运笔如飞,一会儿工夫,一幅字画呈现眼前。远看是一行草书,近看字里行间皆栩栩生动的图案,鱼跃浪花间,蝶翩花丛中,竹随风摇曳……满纸生机盎然,以名字为基的作画中增添了文化和创意的元素。看着画家创意作画,队员们不禁思考,我们的老街在发展新业态时,是否也可以多和这样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赋予老街新的文化内涵。既保留了老街原有的历史气息,又通过文化创意的注入增加了新颖性。让老街的新生不仅止步于外在商业的繁华,而是将文化、艺术的因素融入发展中,使老街既有形式上的焕新,也有内涵上的升华。

队员们观看名字作画的过程(张佳慧 摄)

时间的不断地旋转着,街尾一米长的小摊吸引我们目光。那是老街画家陈杰的作品展示台。摆摊的白板上满挂他绘制的湛江老街油画,大大小小的冰箱贴也生动传神。得知陈杰是《赤坎故事》展览的创作者,一生情深只为讲好赤坎故事。调研组成员们心生敬佩,便忍不住按下陈杰为了照顾小摊,又能兼顾工作室的工作而特意制作的“购买请按铃”的小门铃,想对这位画家进行采访交谈。陈杰热情招呼我们,带我们来到他的工作室。室内的四面墙都挂满他的老街画作,那熟悉的街道呈现在笔下。他标志性的背带裤与贝雷帽,,显示出街头画家的诙谐亲切。

采访陈杰先生(张佳慧 摄)

“您如何从赤坎老街中获取创作素材和灵感?”陈杰思忖片刻,缓缓道出心声:“我不仅想重现老街景致,更是在画中表达内心情感、对往日时光的挂念、对老街深厚文化底蕴的传承和老街新生的期盼。”生于斯,长于斯,他视老街为故乡,对留有太多记忆的老街始终念念不忘。于是他竭尽所能,在画中勾勒老街厚重的历史和繁荣景象。一幅幅画作,是他对故土深情的倾诉,也是他想讲好赤坎故事、再次促进老街荣景的心愿。以情怀化作笔墨,以画笔唤醒记忆。陈杰用色彩勾勒盛世,又以光影铺就未来,将老街的新容描摹得鲜活生动。队员们心怀感动,不禁纷纷感慨道有陈杰这样的老街画家,老街的更新就会有根基,有灵魂。在他的笔下,老街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新生命。

与陈杰先生合影(张佳慧 摄)

陈杰不仅将老街描绘在画中,也在现实中推动老街发展。他也投身于编写旅游读物,推广老街文化;积极探索老街新业态,与摊主共同创办民俗集市,激活老街市场生机。他还热情地向我们讲述老街青年人的创业故事,道出他们的睿智与韧性。陈杰用画笔记录老街,也用行动参与建设。他将情感寄托在笔尖,又将智慧投入发展当中。这样的老街画家,不仅留住了老街的记忆,也推动了老街的新生。在陈杰的讲述中,我们看到老街青年创业者、赤坎风格手工文创热爱者、书法绘画家等等一批批致力于分享赤坎故事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用双手描绘着老街的新容颜。有了这些笔墨情深的画家与行动致远的老街创业者,老街的发展兴旺可期。“似溪向海游”调研组队员们在与陈杰的分享和交谈中受到鼓舞,表示要像他们那样,记录老街之美,参与老街之新。用智慧和热情,共同推动老街焕发新的活力。

用心描绘,用情挥洒,老街定化为栩栩生辉的精美画卷。它会承载昔日记忆,也会闪耀当下活力,向未来延伸新生命。集市上泼墨新意也在提醒每一位赤坎人:用文化、艺术的笔触勾勒老街新容,必将绚丽绝伦,气象万千!

老街新生,既融合昔日记忆,也承载当代盛景。在热闹繁华中,它展现出新的姿态。这次采访调研有助于实践队进一步探索老街文化的核心价值,并将这些文化精髓融入到老街新生活动的规划与开展中,推动老街在传承历史的同时焕发新活力。调研组成员表示,会认真反思和总结此次调研成果,持续关注老街发展动态,为老街文化新生建言献策。

(终审/郑子韶复审/王钦峰 初审/梁乐瑶 撰文/麦栩桦 摄影/张佳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32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循环利用社区传 垃圾分类万户走

垃圾分类符合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唯有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理念,才能让市民更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一支旨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翁荣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传垃圾分类,开展社区活动

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实践调研团今天集体出动,去湖州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分别进行了义卖和宣讲活动。雨后的清晨,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些…… 康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实践团队进社区,垃圾分类入人心

俞今天是7.14号,对于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队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因为我们团队即将在东柿社区和翰林世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及相关活动,展示我们…… 俞凯琦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讲传文明,义卖送真情

湖州市在几日暴雨的冲刷下终于迎来了一个晴天。伴随着一缕缕的阳光我们在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举办了我们的义卖宣讲活动。在几天忙绿的前期准备下,我们终于在今天上午成功地举办了第一…… 李伊妮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走进东郡红树湾,共创绿色新社区

随着上海最严垃圾分类的来临,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调研实践团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今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东郡红树湾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小区里的大妈大爷、阿姨叔叔、小朋友们…… 徐徐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爱暖人心,义起同行

2019年7月6号,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随着垃圾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饱受垃圾污染之苦,因而垃圾的分类、处理、排放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 韩丽洁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翰林世家迎入垃圾分类新时尚

为了响应湖州市首创的“三站三定二进楼”分类制度体系,形成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的“湖州模式”,翰林世家社区特邀请求真垃圾分类调研实践团于2019年7月14日举办“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 王佳颖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湖师院学生开展社区活动,宣传垃圾分类

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暑期实践活动拉开帷幕。为响应新时代垃圾分类的潮流,人文分院成立以“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此调研团于2019年…… 蔡婷婷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福州大学:仰闽北临委,承爱国情怀
近百年遗迹追寻,长摸革命丰碑,临委精神心中念。为了实地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红色记忆以及感受和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的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7月12日上午,福州大学“探建州风采,绘数字青春”实践队来到位于福…
走进铜梁龙舞文化,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为深入了解铜梁龙舞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状,助力推动铜梁龙舞文化的发扬与传播,重庆大学铜梁龙舞实践团于2023年7月11-14日来到重庆市铜梁区文化馆、重庆市铜梁博物馆、重庆市铜梁区图书馆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
走绿色发展之路,护诗画乡村之梦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守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始终秉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
寄情海岛 医心为民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海岛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举办义诊活动,支医组为鹿西居民提供就近医疗服务,助力老年人就医的“最后一公里”。针对鹿西岛老人长期存在的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等慢性病问题及海…
湖北学子三下乡:为爱支教,筑梦宜都
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爱驻宜都”暑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在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红花套镇中心小学正式展开三下乡支教活动。今天,大家从五湖四海齐聚在这里,带着满腔激情与期待,和一颗为学生…
“京”生有你,才聚京山
(通讯员涂欣怡)为丰富大学生暑假生活,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7月1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第四小分队在湖北省京山市温泉街道高潮村出发,跟随京山市团委走过五四…
湖北学子三下乡:非遗调研,传承传统文化
(通讯员:刘明)7月16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赴朱店村小分队去到了浠水县城,对浠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杂技表演展开了调研。在调研中,志愿者们一同参观了杂技表演,在工作人员的陪同…
湖南工程学院学子三下乡:重回乡村之路,青春力量绘就未来之彩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青春之力践行二十大,青春之光…
沿流讨源 以究其理
7月11日上午的鹿西岛口筐村,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在粼粼的海面折射出烁然的光,树影摇曳,老人在街头巷尾谈天乘凉,鹿西岛迎来了一群熟悉的朋友——“海岛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来到鹿西岛的这几天,调研…
守护绿水青山 共谋绿色发展
大学生网报威海7月17日电(通讯员田宇琳)2022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到国家教育的每一个层面和每一个领域,培育一批坚持绿色低碳理念、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