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黄百韬兵团后,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根据战场形势,几经磋商确定第二个歼击目标应是由蒙城向宿县(存在时间1912年-1992年,今安徽省宿州市),孤军冒进的黄维兵团。决定以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和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围歼黄维兵团于浍河南北地区;以华东野战军主力分别阻击徐州、蚌埠可能出援的国民党军,确保围歼黄维兵团之作战。
最终于1948年12月15日,历经23昼夜,将黄维兵团全歼于双堆集地区,为夺取淮海战役全面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牺牲,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近代中抗击外敌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想打回去就必须靠流血牺牲,对于装备优于我军的反动势力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正中央是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碑高22.5米,白色花岗岩砌成。碑基分为两层,第一层南北长31米,东西宽31米;第二层长宽各为 25米;四面各有18级台级,开有青松环绕,纪念碑座正面镌刻纪念碑文,碑身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遒劲有力的字迹赞扬着烈士们的光辉事迹。一进入烈士陵园便可远远地望见高大的纪念碑,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光滑的碑身无声地赞颂着革命先烈们的事迹。
移步于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中,右转可以看到淮海战役领导人的照片与仿照他们而设计的蜡像:围着一个方桌,每个人神情严峻,像是在讨论战况,又像是在制定计划。
再向里走可以看到那时前方战场的武器,或完整,或残缺,无一不在诉说着战况的惨烈。在尽头处,展示牌陈述了黄维兵团的信息,蜡像还原了黄维的险恶。
来到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墓,看着墓碑,想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安定,民族富强而在前线奋不顾身地抛头颅洒热血,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在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英名录上,镌刻着一个又一个烈士的名字。但那只是能记录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也不是只有七十二人,更多本应被当作烈士敬仰的无名英雄也因形势紧张而被遗漏。有名的革命先烈的事迹必须铭记于心,他们美好的品质得到传承;想让因各种因素而成为无名英雄的人在九泉之下安息,我们能做到的只有把国家建设好,绝不让猩红的血与伤痛的泪再次流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32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