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志愿服务精神,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赴福州鼓楼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实践团”顺利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科普宣传为切入点,探讨“保护教育”大智慧,寓教于乐,以所学所用指导实践,将“单向输出”化为“双向奔赴”。
7月10日,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赴福州鼓楼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实践团携手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开展“先行融入主题教育,科普赋能生态保护”主题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在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实践队的队员们首先了解到了动物园的发展和使命。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圈养动物以解决温饱,到奴隶社会动物的观赏价值被放大,再到启蒙运动后动物园肩负起“自然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责任,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之后,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的修云芳主任、福州动物园的王璜老师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保护教育”、“保护教育”的项目策划模型(ADDIE模型)以及部分实例,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的徐素慧副主任从形态特征、物种学史、伴生生物、食性、繁殖、以及保护等多个方面系统性的阐述了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所谓“保护教育”就是在“科普宣传”的基础上鼓动大家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告诉大家如何利用个人的力量帮助野生动物,将“科普”这一单向输出转化为“保护”这一双向奔赴。
经过这几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大家深刻意识到我辈青年应当肩负起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责任,国内的“科普教育”也应当一步步转化为“保护教育”。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共生,与其他各物种共生,践行保护教育,我们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3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