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济宁7月16日电(通讯员 王雪晴)生于乡土,长于乡土,乡土之美,美在文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理论,落实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讲好家乡故事、宣传家乡文化、服务家乡社区,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清凉一夏”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进行家乡文旅宣传实践活动,通过线上的形式开展了学习家乡文化,宣传家乡特色的宣讲活动。
寻根铸魂,振兴家乡文化。
实践队队员通过查找权威资料、探访古迹、借助科技等手段,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最大程度地掌握家乡文化和旅游发展现状,并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多个平台了解家乡文旅活动的宣传情况。实践队伍对家乡文化建筑进行考察实际情况,有利于切实传播家乡文化,为现代化乡村建设增光添彩。
实践队队员采用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座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在家乡开展为期10天的“宣传家乡文化,守护文明根脉”调研活动。线上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方式发放电子版调查问卷;线下在自己所在的社区、事业单位以及家乡景区附近采访广大群众对家乡文化旅游建设的知识。调研结束后,实践队成员汇总调研成果,结合在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总结出家乡文旅活动的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与建议,让书本中的知识落在实处,为家乡文旅活动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实践队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进行得十分顺利。后期实践队队员前往家乡景区,感悟家乡文化底蕴。
图为”清凉一夏”社会实践队队员线下调研所摄图片。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雪晴 供图
图为”清凉一夏”社会实践队队员线下调研所摄图片。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雪晴 供图
有的放矢,推动发展共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家乡的文旅宣传实践活动需要有文化内涵的支撑。民间的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传承的,既包含丰富多彩的有形文化遗产,也包括色彩斑斓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本和重要的精神资源。好的文化风景推进家乡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家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前期实践活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家乡文化的韵味,更感受到了家乡文化传承任务的困难与艰巨。面对家乡文化正在流失的现实,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该以身作则,用我们独特的方式去传承、弘扬家乡文化,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活力。文化的发展宣传需要创新,文化的融入不能死气沉沉,不能让游客与广大市民朋友被动接受,要让游客和市民朋友们主动探索。实践队队员提出,要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化活动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市场的发展来提升文化活动的可见度、吸引度,在各个传统节会融入当地文化习俗,调动旅客的探索心理;旅游景区组织文艺演出、非遗项目展演等“文化活动进景区”等一系列活动,让文化动起来,活起来。此举向游客展示家乡深厚文化艺术底蕴,让游客在旅游之余,享受全新的文旅体验,营造了群众游客共同参与、关注优秀文化艺术的浓厚氛围,同时也推动了家乡文化的宣传与发展。
图为”清凉一夏”社会实践队队员线下调研所摄图片。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雪晴 供图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社会实践队队员真切领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增强家国情怀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队员们和家乡的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对家乡有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而是自觉成为家乡建设和增强文化自信的一份力量。接下来的时间,希望实践队队员们和大家可以一起传承家乡文化风韵,为家乡的文化宣传建设做出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42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