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助学兴国,共铸未来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郭铭晖

助学兴国,共铸未来

近年来,我国的国家助学政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政策旨在帮助经济困难家庭、农村地区、少数民族等群体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教育资源不平等问题,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促进教育公平。为了响应党在二十大提出的“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广东海洋大学筑梦前行队前往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河头镇河头村、山域村进行国家资助和助学政策的宣传活动。

7月7日下午4点,筑梦前行队进行了出征仪式。广东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兼指导老师庞乐为对本次社会实践下乡行活动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注意安全,相互关心;二是把握机会,增长才干;三是保持状态,展现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四是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活动第一天, 7月8日上午,筑梦前行队到达河头中学后,受到了河头中学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7月8日下午,筑梦前行队前往山域村向村民宣传助学政策,派发调查问卷

活动第二天,7月9日是河头中学开展招生工作的第二天,上午,队员们为河头中学招生工作提供帮助的同时,在学校招生工作处旁设置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咨询点,并将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栏展开,向群众详细展示政策内容,给学生和家长派发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册和助学贷款申请指南,并从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填写的调查问卷中集民意、汇民智。

下午,恰逢河头中学举办足球比赛,队员们把握时机,在足球场边建立了国家资助政策咨询点,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咨询,同时派发宣传手册并讲解其中细致内容,为群众答疑解惑。

活动第三天,7月10日广东海洋大学筑梦前行队启程前往湛江市遂溪县河头镇山域村委会,对山域村的村委干部进行采访,了解山域村的基本情况。据山域村村书记的介绍,了解到山域村虽仅有一所小学且就读学生和教职人员较少,但当地仍坚持普及国家资助政策,使国家资助切实地帮助到有需要的学生及家庭。

7月10日下午,在山域村陈书记的带领下广东海洋大学筑梦前行队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和赠送物资慰问,派发国家助学政策手册并向困难家庭家长详细讲解国家助学政策的详细内容。

活动第四天,7月11日,广东海洋大学筑梦前行队就国家资助政策在学校实施的情况拜访了河头中学,对河头中学校长郑培辉、副校长黄文和办公室副主任陈童进行了采访。通过采访,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国家资助政策对于河头中学的积极影响。政策的实施为学校打开了发展的新局面,为学生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希望。河头中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将国家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

活动的最后一日,筑梦前行队仍持续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下乡行活动。此行全队前往河头镇政府,有幸采访了河头镇镇长基于政府层面的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工作相关内容。秦镇长称,政府通过成立助学基金,帮扶贫困家庭学子求学;河头镇自村民小组到镇政府,通过层层把关审核,根据各贫困家庭贫困程度来进行助学帮扶;另外,在相关助学政策宣传方面,政府采取多样化、现代化宣传方式,实现国家资助政策在乡镇的普及。最后,镇长对于逐梦前行队的宣传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帮助全队完善此次宣传活动的内容,助推国家资助政策宣传落实工作。

筑梦前行队此行通过线下的学校宣传、乡镇走访和线上的网络媒体宣传的方式向河头镇、山域村的学生、家长、群众宣传了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让此政策惠及当地困难学生家庭,也通过采访与派发调查问卷的形式得到了宝贵的数据,助推了广东省“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的进程。我们希望,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能通过资助和贷款等方式,改善中国更多农村学生的学费负担,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鼓励更多农村学生在毕业后回到农村地区就业。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农村地区的发展,伴着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能得以实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47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滁州学院学子赴苏州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爱心志愿,传递幸福
近日,由滁州学院信息学院学子组成的赴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了一场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促进了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了社会责任意识…
湖北学子三下乡:焕发新生
每天早上,我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前往目标小学,我们会开始一天的教学计划。早上的时间主要用于上课,我负责教授语文课程。我使用了互动性高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学习先辈精神
今天,实践团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通过讲解员的讲述,了解到了焦裕禄的一生都在为革命奉献自我,其十不准精神使人震撼,学习焦裕禄的十不准精神,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首先,坚守纪律是成功的基础。焦裕禄…
走古韵长街,赏魅力无锡
7月3日,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河清海晏,逢盛世,正青年”来到了无锡市梁溪区的南长街,南长街是无锡的著名古街,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早闻南长街的古色古香,想必有不少还没机会前…
关心关爱基层社区工作者
7月15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遇见泰苑”社区实践团在泰苑社区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遇见泰苑”社区实践团成员薛立松作为代表对社区副书记黄乐乐进行采访。通过采访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社区工作的大体内容…
剪纸里的文化精神
回顾这段时间的春晖支教,转眼间,已经过去一周了,真真是应了那句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感叹声中,即将迎来新的一周,也是支教的最后一周了。新一周我的第一节课就是我最期待的,相信也是孩子们最期待…
山理学子三下乡:大手拉小手,一起向未来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临沂7月18日讯】(通讯员:张雨欣冯秀莉)学思践悟二十大,红心向党筑未来。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继续乡村支教活动,以中国茶文化为内容打开…
惟愿捧心来,不携丝草去
7月17日星期一晴今天是我在临沭县支教的最后一天,我猜,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放下,但遗憾的是,我们却来不及好好道别。此刻落笔的我,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10号,从灯红酒绿的上海站,坐上和谐号,望着窗…
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廉洁精华 以儒韵清风涵养清廉社会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当今社会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可谓“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而长期作为我国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其内在的传统儒家道德规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格。为了向全社会…
湖北学子三下乡:渐入佳境
大学生在支教活动开始前需要集合在指定地点,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和组织安排。这包括核对教学材料、确认活动计划和教学目标,并分配任务和责任。大学生可能需要为当天的课程进行准备,包括准备教案、教材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