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滁州市7月11日电(通讯员 杨康)为了增强爱党爱国的信念,培养不忘国耻,居安思危的精神,引导青年将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握时代机遇,担当时代使命,推动雨花精神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承和弘扬。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红色宣讲实践队于2023年7月1日来到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红色宣讲活动。
据了解,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丘陵中岗,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面积113公顷。自1927年——1949年,约有10万革命烈士殉难于此。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的英灵,在雨花台上建造了这座烈士陵园。上午10:00实践队员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的门口集合,待到人员到齐后实践队员怀着肃穆的心情步入陵园。踏进陵园大门实践队员就看见了庄严的革命烈士雕像,看着映入眼帘的一件件雕塑实践队员们仿佛看见了烈士们英勇就义的情景。随后,实践队员们来到了纪念桥,纪念桥跨雨花湖,桥中间为花岗岩路面,两边各铺设雨花石。桥两侧坡面上各有12个圆形花圈,共24个,寓意着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后人对烈士的无限思念之情。
图为实践队员在宣讲纪念桥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成摄
在队长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前往了忠魂亭,忠魂亭是雨花台的一个独特建筑,由南京市党员捐资而建。“忠魂亭”三个字由江泽民题写,寓意牺牲的烈士们个个忠肝义胆。在忠魂亭,实践队员游览知名烈士墓,进行默哀,并向游客宣讲忠魂亭的故事。继续往前,实践队员来到了荷花池的北边,参观了《国际歌》碑,上部分刻着国际歌的五线曲谱和三段汉语歌词全文,下部分用五种民族文字刻出全文。
图为实践队员阅读和宣讲碑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思涵摄
进入纪念馆内,正门上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内墙壁上挂满了烈士的照片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玻璃柜里陈列着他们的遗物,不难联想当年的腥风血雨。沿着一幅幅革命历史的照片,实践队员们缓步前行,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纪念馆大厅内刻着一位位革命烈士的姓名,馆内用着一段段文字和一张张照片简述着革命烈士短暂而又璀璨的一生。之后实践队员又在缅怀厅内集体缅怀。再往前走,实践队员们看到了记载雨花台来历的石碑。过去的艰苦岁月应该被所有人铭记,红色文化应该人人来传承。
图为实践队员在了解和宣讲雨花台的来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有鹏摄
这次参观和宣讲烈士陵园,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暑期实践活动,更是为了给实践队员们敲响警钟。在现如今太平的生活中,大部分人可能会忘记如此盛世是如何得来的。所以参观纪念馆不应该仅去瞻仰,更应该去感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他们。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就义的时候还是那么的年轻,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能够义无反顾地英勇前行。在奉献自己的生命时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恪守共产党⼈的气节,⼀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尽瘁。照片上他们的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神情,⼀直烙印在实践队员们的心底。
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与事业,他们舍身忘我,凭借着心中价值观的信仰,不惧强权,不畏艰险,甘愿将生命奉献给国家,彰显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的气节。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刻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与义务去了解历史,从历史革命先烈的身上汲取他们优秀的品质来传承,发扬革命遗志和理想。通过感受当初的革命前辈为了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视死如归的精神,让队员们对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烈士们的牺牲,换得了时代的新生,在这太平盛世,青年应缅怀革命先烈,应当从革命先烈的手中接下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创新跃进,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中坚力量。感悟英烈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也唯有努力奋进,才能不负先辈,不负历史。
图为实践队员在入口处的开始仪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齐悦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0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