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昌站到成都西站,一天一夜,一千二百多公里路程,几经辗转。这是我们来到四川广元的碗泉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地的第三天。
碗泉乡是文昌文化的起源点,庙宇有10座左右,林木掩映,云雾缭绕,群山环绕。气候阴凉潮湿,沿途居住的人家分散。远远望去山顶伫立大型的风力发电设备,它们们不停地转动着扇叶,为这片山平添了几分动态的趣味观感。
这里还是文昌帝君张亚子出生之地,刚来就看到一座雕塑,听闻“滴血证缘”的故事:山上张公张婆卖柴常年往返林中,有一天到石凹前饮水,勾起思子情怀,各扎破中指让血滴与泉水中,观其聚散验证来世姻缘。
在这所神奇的“碗泉道观”里,我看到有专注于修行的道教子弟。他们潜心修行,博览群书,对世事参悟精透,对养生情有独钟,秉承道家善心善行的理念,弘扬传统文化。
第一天我们拜见了师傅,跟着先来的师兄师姐们,带着《玄门早晚功课经》在殿内诵经。我了解到早晚课的区别。作早课是在卯时,此时阳气初升,阴气未动,饮食未进,气血未乱,通过早课,会产生心平气和、脉通窍利的保健功效;晚课时间在酉时,此时人已疲倦,阳气衰微,阴气渐旺,邪气游荡,通过晚课,能消除疲劳,平静焦躁,产生精力振奋、有益睡眠的功效。
我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很多是源于道教博大精深的文化,道教作为我们的本土宗教,早已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可能在生活中有些接触,不过在大多数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经历之后我会更认真观察原本没注意到的细节。
来到这洞天之地祈福还愿,我相信多少可以领悟生命的真谛,肯定会不虚此行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1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