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访退役军人,赓续精神血脉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康基耀 曹文文

“一代人才,一代使命;一代人才,一代事业;一代人才,一代辉煌。”7月17日下午,我作为“赴岳西风华正茂·红色追踪实践队”的一员,同大家一起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寻访了当地的一名退伍军人—张丙木,与他一起回忆军旅故事,感受退伍老兵流淌在血液里的红色基因。

在参观完烈士陵园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那些革命烈士用血肉的牺牲构建抵抗外敌的坚固壁垒,用生命的代价换取如今华夏的国泰民安。我突然想做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于是我们决定,寻访当地的退伍军人,追寻红色回忆,宣传红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听张爷爷分享革命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云翔摄

74岁张丙木爷爷于1969年参军,72年入党,今年光荣在党整整50年。参军半年时就获得战士标兵荣誉称号,在炊事班磨炼完成后,担任机枪班班长,一年之后,担任二排六班班长,进行营房建设。在采访张丙木爷爷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张爷爷在讲述当年军旅故事时,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眼中好似燃起了一团熊熊的火焰。当讲述到他作为二十四军七零师一员时,我看到了他毫不掩饰的骄傲,那是镌刻在军人骨骼上的荣耀,是无数艰苦岁月筑成的丰碑。70师的师长曾经孤身一人,前往敌营,将一个营全部俘虏;70师的副团长是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在战场上冲到敌人的碉堡口,徒手将敌人的机枪夺过来。听到这里,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往往记住的都是一些课本上有的战斗英雄,却忽视了我们身边其实也有像戚继光,邱少云这样的战斗英雄,或许他们未有荣誉加身,未曾光芒万丈,但永远忠诚于保家卫国的信仰,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要想打到帝修反,必须练好铁脚板”这是张爷爷在回忆自己当兵时所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张爷爷叙述新兵拉练途中,他们背着十几斤重的行军锅,一天行了77公里路,抢占两个山头,跟随队伍不断迁移,在遇到大风时,只能匍匐前进。我听后倍感震惊,一天77公里路,我一度以为我听错了,在再三确认下,我由震惊变成了钦佩。现在的我们,连800米都觉得是漫长的,在祖国的怀抱,父母的呵护中无忧长大的我们,根本不知道77公里是什么概念。我倍感羞愧,同时也意识到如今这满地繁华的幸福生活是靠先辈们用血肉铺就而成的。

听张爷爷讲完革命故事,我们内心都很很有感触,结合张爷爷说的故事,我们制作了几份手抄报,张爷爷看到也很开心。

图为实践队员制作的手抄报展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康基耀 摄

从张爷爷家里出来以后,我们来到了街道上,拿出提前制作好的红色传单向周围的路人发放,用以宣传红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发放红色传单传递红色精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文文 摄

此次实践活动虽然辛苦,但我觉得很有意义。为退役军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询问他们在生活、健康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聆听他们守望相助与峥嵘岁月的回忆,与他们多沟通交流,了解国家富强的每一步,帮助他们了解社会时实热点,宣传他们的英雄事迹,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你们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努力学习本领,为国多做贡献。”这是张爷爷在采访中对我们不断强调的。我们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如今疫情反复,我们的国家更需要我们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在新闻上,我看到很多的核酸检测人员因为高温天气有了中暑现象,他们的家人满眼心疼,却无可奈何。穿上白大褂,他们身上就肩负起了一种责任。而我们,更应该尽自己所能,分担他们的痛苦。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我们每个人管好自己的脚,不乱跑,我相信,疫情总有结束的那一天,到时候,我们相约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回首历史,我们身临其境,体味那过去的苦难国殇;放眼未来,我们翘首以盼,重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辉煌。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革命先辈们为国为民、不惧生死、豪气万丈、大义凛然,崇敬之余,我们也应该明白青年一代应当承担的的历史使命。身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更应该继续前行,将前辈们的精神内化于心,砥砺奋进,在缅怀先烈艰苦奋斗历史的同时,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让建设新中国的先辈们的鲜血没有白流,用奋斗成就新的时代篇章,书写人生的华美序章,为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梦想添砖加瓦!(康基耀 曹文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5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武汉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追溯奥运历史,弘扬奥运精神
为让孩子们了解奥运历史与中国的奥运历程,学习“更快、更高、更远、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7月10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随州市曾都区小岭冲村为孩子们带来了…
苗寨先行推首倡,山乡巨变“绣”小康|北交马院学子访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创始人石顺莲
苗绣是指中国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也是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十八洞村的苗绣工艺走出大山,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2023年7月16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湘西实践团…
砥砺,前行!
本来报名参加本次三下乡的动机十分简单,可是当作一次乡村旅行,也是为了锻炼我自己。我以为艰苦的乡村生活是一种惬意,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些完美的…
支教优点的探究
支教的好处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支教可以给偏远地区带去教育资源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其次,通过支教活动,可以提升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支教活…
总结第一阶段,为下一阶段做好铺垫!
在经过了几天的实践之后,实践队队员们重返校园。在7月18日,水利学院“宣传普及黄河文化,依法共护黄河安澜”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水利学院青年之家,与指导老师一起开展黄河沿岸实地调研成果交流会。在此次的成…
支教的优点
支教的好处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支教可以给偏远地区带去教育资源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其次,通过支教活动,可以提升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最后,支教活…
三下乡|传承红色血脉,青春报效祖国
7月17日下午,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薪火青团·社区服务”社会实践队在洪山区狮子山街道712所社区开展了以科学家郭永怀先生的事迹为主的两弹一星主题宣讲活动,引导青少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以实事报…
长师学子:执坚定传承之笔,延“非遗”血脉之续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7月8日下午,机器人工程学院鉴湖微光志愿者服务团在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支教活动。青菜头前身姿现,传…
武汉学子三下乡:让音乐熏陶心灵,重回童真
武汉学子三下乡:让音乐熏陶心灵,重回童真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张晴)为了熏陶孩子们的音乐天赋,我们鼓励让音乐不断靠近孩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喜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邵阳学院三下乡:杉树脚下,红军故事流传
(通讯员彭忻杨茁青李欣宇)杉树脚下,红军文化流传。在革命岁月中,杉树作为革命战士们休息、掩护的天然伞盖,见证了他们的坚定意志和英勇奋斗。这些杉树不仅是自然界的守护者,更是红军文化的象征。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