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塑造年轻一代灵魂的工程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养的使命。所谓责任越大,压力越大,那么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中,教师又会承担怎样的压力,面临什么困难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襄阳南漳县,探索乡村教师的内心。
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首先联系了当地的老师,进入校内,我们发现了很多正在玩耍的小孩子,看着他们脸上挂着欢快的笑容,我也由衷地开心。之后,我们和当地的老师聊天,其中一位老师跟我们分享道:“现在这个时代,看着孩子们能坐在教室里面上课学习,心里头感觉很幸福,但是也有凄凉,面对家长想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殷切希望,我有些力不从心,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二三十几年前,教育观念在变,但是大多数课堂依然是老师加黑板。”乡村教育,是教育的最底层,这些教学点的老师也成为了教师中的弱势群体。教学点环境闭塞,人员稀少,而且以中老年教师居多。每天只能见到那几张熟悉的面孔,缺乏朝气,少了竞争与挑战。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所说:乡村教师所扮演的是,一个就是基础中的基础,一个就是基础中的铮铮塔尖。
李老师是乡村教师的其中一员。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襄阳本地人,李老师在毕业时被分配到的学校是襄阳的小学。她直言对这个小学的第一印象便是惊讶,整个小学只有三幢楼加一个篮球场。每个年级只有一两个班,一个班最多人数为30人左右,全校正式教师总人数为30位左右,因此她需要身兼多门学科教学任务。并且家长对孩子更多的是放养状态,因此她需要承担更为繁重的德育以及生活技能教育等日常工作。简陋的教育环境、事业发展的局限等客观条件的不足使得乡村教师这一职业不是应届师范生的最优选择。但李老师对此却不在意,而是在访谈中却屡次提到她在这个小学过的非常开心。和睦的同事关系、淳朴的乡村儿童、可控的教学压力……都是她从城市回到乡村后对乡村教育得以适应并给予认同、感到幸福的来源。幸福的教育事业让她自愿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新乡贤”的责任,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文化教育的基础更多地做到“育人”,让孩子今后愿意回到乡村发展,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更深深地感受到当一名好老师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拥有一个爱学生的心,把“爱”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
为了对定向生服务情况有更完整的认知,团队还在此次活动中参访了多所定向小学的校长。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对乡村教育事业更加倾入心血,更加具有幸福感。小学的校长是任职最长的校长,同时也是乡村小学中任职最长的校长。对于他而言,他完全有资历高升,但他仍坚守乡村教育事业。他曾在小学工作八年,为小学建了教学楼,还创新了美术教育的校本课程。“如果对乡村没有热爱的话,是做不好乡村教育的”,他热爱乡村土地,认同乡土文化,他将自己投入乡村教育事业,与其同呼吸、共命运。“我真的很喜欢做乡村教育”,乡村教育于他而言是纯粹的,他愿意奉献,同时也在其中收获了大量的幸福。
此次活动让我从教师的视角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变化对老师自身的改变,以及老师自身的心理成长,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更应该去学习秉承这种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弘扬新时代青年精神。(通讯员 湛欣研)
图为小队成员采访退休老教师对于新时代教育的一些看法。
图为小队成员体验手工教学,在服务中心与小朋友一起做手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6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