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7月6日下午,池州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赴东至县尧渡镇调研基层“双碳”助发展实践团,前往建东村实地调研,在村支书江兰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建东村的种植面积有1000-2000亩,其中最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占总量80%,其他农作物有油菜,玉米,大豆。村庄农田主要由大户耕作,改变了以前每家每户喷洒农药,使农药袋推挤的现象,大户经营,无人机打药,垃圾回收,秸秆回收利用。
随后实践团前往了池州尧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了特色产业蓝莓种植,在公司负责人张科刚介绍下,了解到池州尧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农业大学的特聘教授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农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推广、农业机械服务等方面经验相对成熟。

同时,建东村地理位置适宜蓝莓种植,具备较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蓝莓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建东村的气候条件能够满足蓝莓的生长需求。此外,该地区的土壤酸性较好,适合蓝莓的栽培。我们也实现了智能水肥灌溉一体自动化系统,运用5G物联网技术,可以使用手机、电脑对园区进行实时监控。数字化管控,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更消除了因人工经验不同而造成的误差,减少水肥浪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蓝莓的种植让这片荒山不在荒废,对于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改善。

通过发展蓝莓种植业,建东村的农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来源,同时也丰富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蓝莓的种植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6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