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财大资环学子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学习感悟红旗渠精神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作者:王瑞瑞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历时10年建造起来的一条人工天河,誉满华夏,播扬五洲,是中国两大奇迹之一。修渠过程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红旗渠,他指出,“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为促进青年学子进一步学习领悟领袖嘱托,磨砺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增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7月15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由学院老师带队以“渠”为主线,追寻习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素有“人工天河”美称的红旗渠,深切感受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总书记对红旗渠和林州人民的关怀,铭记领袖的殷殷嘱托。

图为团队成员红旗渠合照

实践团队在前往红旗渠纪念馆的路上,途径了总书记曾到过的红旗渠枢纽工程——分水闸,感受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分水闸的巧妙设计使得居住在山下的家家户户都能够有水可用,团队成员利用专业所学分析探讨分水闸的设计原理与作用,无不赞叹林州人民的智慧。参观了一路上大大小小表现着红旗渠精神的雕塑后,实践团队终于到达了红旗渠纪念馆。团队成员在这里探寻红旗渠的建造历史,了解了林县原先恶劣的自然环境,更深刻的体会到林县人民建造红旗渠的决心与艰辛。团队成员也通过学习了解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到林州视察红旗渠的故事,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红旗渠的重视、对林州人民自强不息精神的充分肯定与赞扬。参观期间,团队成员偶遇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实践团队,并与其交流探讨红旗渠的建设背景和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对青年学子发展的现实意义等,团队成员还主动利用专业所学为其介绍红旗渠工程与周围地理环境的关系。

图为团队成员来到红旗渠枢纽——分水闸

图为团队成员一同观看红旗渠精神影片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团队成员参观学习红旗渠的伟大工程

团队成员观看“求雨”展览,了解红旗渠的修筑背景

图为团队成员在地图上探索红旗渠

团队成员致敬红旗渠纪念碑

团队成员为其他成员讲解红旗渠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实践队员合照

下午,团队成员整装出发徒步前往红旗渠工程的咽喉工程——青年洞。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红旗渠考察时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前往青年洞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道路崎岖艰险,也反映出修建青年洞的不易和当时300名青年突击队员理想信念高于天,誓把河山重安排的决心和信心。实践团队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青年洞,看着脚边缓缓流淌的漳河水,望着远处的奇峰异石,团队成员感触颇多,思绪万千。团队成员表示,“在这条路上走着,回眸历史,穿越岁月的峰头,深刻感受到青年洞正是由这顽强拼搏的青年在党的号召引领下演绎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青春话剧。”

图为团队成员徒步前往青年洞

图为团队成员青年洞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展现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增强了青年学子对红旗渠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激发了青年学子强烈的爱国情怀。团队成员纷纷表示,红旗渠精神让人十分敬佩,红旗渠是一部创业奋斗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身作则,砥砺前行,铭记领袖嘱托,践行青春风采。红旗渠精神永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7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看月亮、吃月饼、、听故事,走进中秋
大学生网报7月18日电(通讯员祝雅妮)在7月18日来自湖北二师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根据要求为四岭村的小朋友们介绍中秋节,讲解中秋习俗,带领小朋友们走进别开生面的中秋佳节,探索中秋节的由来和背后的神话故事。…
支教点亮乡村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向阳花”实践队为期12天的支教活动提前结束,在这次活动中实践队的队员们都收获满满,下面是实践队员陈蝶在这次活动中想说的话。经过八天的支教活动,对于学生老师们所需要付出的…
安阳师范学院“青志携手,共御结核”——珍爱生命,预防结核病
为了积极宣传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政策、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通过宣讲使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有所提高,安阳师范学院学子组织了“青志携手,共御结核”主题宣讲团暑期实践活动。今天上午该团队进行了十九大精神…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进乡镇卫生院,感悟家乡医疗变迁。
中国青年网石家庄7月6日电(通讯员甄旭航)。为了解家乡医疗服务水平的变化,感悟农村医疗质量的提升。2023年7月6日上午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探寻家乡变化”实践队部分队员在石家庄市无极县东侯坊乡开展…
“青电红星”实践团 追寻特色文化,探索红色精神
追寻特色文化,探索红色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挖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价值导向作用,感悟时代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赓续红色基因。7月18日,…
在骄阳似火的七月天里走进硚口区,播种希望于荆楚大地
在骄阳似火七月天里,我加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心语心荷”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和他们一起走进了武汉市硚口区的各个社区,顶着三十多度的大太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15…
吸取廉洁精神,促进双创建设
为了解多群体对儒家文化中廉洁思想的认识、探索“两创”新模式,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于7月3日来到济宁市基层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初步了解了当地廉洁文化的建设情况,对如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重温红色记忆,弘扬爱国精神
为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革命英雄的榜样作用,7月14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向阳花”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雷州市唐家镇元奏小学开展雷州“战斗英雄”主题教育,由队伍成员郑林英担任宣讲老师。习近…
赤壁古战场上的文化大战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通讯员 郑金怡)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蒲圻之约”志愿服务队为赤壁镇中学学生带来了赤壁文化、手工折纸、培养金钱观念、音乐等生动、有趣的课程,增加了…
汲取廉洁文化,促进双创建设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当今社会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可谓“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而长期作为我国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其内在的传统儒家道德规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格。为了向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