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省安吉余村是全县有名的污染严重村。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余村考察,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余村由此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发展以白茶经济、竹叶经济为代表的的绿色产业经济,发展特色小镇全域旅游,形成了良好的生态产业体系。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重访“两山论”发源地安吉余村,肯定了其以绿色发展为支撑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随着《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发布,乡村振兴再次成为值得当代青年大学生调研思考的一个重要议题。为了解并探究其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乡村振兴之路,感悟党以“二山”理论为代表的的生态文明思想,并从余村绿色产业发展实践中总结出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乡村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提供建议,为中国早日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贡献东大学子的力量,我们团队“绿野行者”把镜头聚焦在安吉余村,在那里展开了社会实践调研。
在正式调研以前,为了对余村能够有更加充分的认识,我们团队积极在网上寻找资料,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余村的过去与现在、余村的发展模式以及“两山”理念在余村的实践结果等。我们团队的成员施俊翔也为我们提前联系好了安吉县的团委,其为我们预约了当地的团支部书记朱迪作为我们的采访对象。
我们团队于7月10号乘坐动车现在杭州东汇合,后一起乘坐高铁抵达了安吉余村。第二天,我们沿着天荒坪路进入余村,对村内的游客和村民进行了简单的采访。通过采访我们得知,余村这几十年来发展实为迅速,村民明显感到了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观念的转变,但仍有部分政府与村民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游客们也陶醉于余村的景致,且大部分游客来余村的目的是为了休闲放松,和体验当地独特的农家风情以及农家菜品,然而炎炎夏日确实不是个合适的出游时间。
下午我们便按照计划与朱迪书记进行对接,然而由于朱迪书记提前返回老家,我们不得不临时选择俞小平书记作为我们的采访对象,而余书记也慷慨地接受了我们的请求。由采访得知,余村发展如此迅猛,离不开余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于长三角掌中腹地,有着到杭州1小时、到上海2小时、到苏州2小时的2小时交通圈。也离不开积极的政策的实施、村优秀干部以及村民们共同的努力。余村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不仅在居民收入上、在生活环境上有巨大的改善,村民的素养和素质也得到了提升,村内真正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
第三天,我们参观了余村文化馆,对余村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知道了余村如今大部分的建筑前身是工业发展的一部分,同时还了解到了如今余村所取得的众多成就,以及余村未来的发展规划。随后我们在村内进行了游览。村中蚀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字的大石头巍然屹立在水池之中,其位于余村靠近中部的位置,是大部分游客此行最向往的拍照地点。大石头左侧的道路便是游客步行道,它的一部分被绿色的丛林所淹没,另一部分裸露在地表上接受阳光的炙烤。由清华建筑院学生设计的如同倾覆鸟巢般的竹建筑横在步行道上,为游客提供一片阴凉和独特的景致。由于路途过远、沿路并无游玩项目等原因,绝大部分游客都止步于村的中部,再往上便只剩零星几人。年迈村民自己开设的店铺多位于天荒坪路主道的右侧,沿路往上便是众多民宿和几家卖独特手艺品的精美小店。
我们于第四天,即7月13号返程。在余村的三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两山”理念对安吉余村在生态旅游业方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极大作用,感受到当地淳朴的民风和优美的风景。在余村,放眼望去,绿意盎然,所有的时间在这纯粹又夹杂红与金的绿色里都仿佛慢了下来,所有不美好的情绪都仿佛被清新的空气净空。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我们团队与当地的村干部紧密合作,与当地的村民和来余村的游客友好交流,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和人生历程,同时也为当地带去了大学生独特的活力气息。
希望余村在今后的时光中越来越繁荣,也希望我们此次的社会实践能够做出成果,助力余村的乡村振兴。
指导老师:顾秋实
作者:沈琬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61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