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于黄河水中孕育而生。五千年来,滔滔黄河水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精神,裹挟着泥土与希望,在黄土高原上卷起千堆壮美的文化之花。7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动物医学院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暑期实践队来到黄土之上的大塬村,揭开这千万朵浪花之一——大塬社火的神秘面纱。
源远流长,博古通今
天朗气清,怀藏着对于社火的种种好奇与疑问,实践队成员们跨越山林,寻访隐匿于乡间田野中的大塬社火艺术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探索大塬社火的源远历史与艺术魅力。
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很早就重视对土地的崇祀,也正因如此,我国将土地神的祭社仪式正式立为国家级的祭祀典仪之历史可追溯至周代。其后,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提升,从汉代起,社祭活动的主要目的便从祈求丰年与感激神明的恩赐向娱乐身心日趋转变,而“社火”一词也正是对其中保留较多驱傩形式的活动的统称。至明、清时期,社火逐渐脱离社祭,真正成为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独立的文化娱乐活动并流传至今。大塬社火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其历史之悠久,可见一斑。
祈福纳祥,宣德娱人
虽已传承千年,社火却从未随波逐流改变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大塬社火更是如此。在春节、春祈秋报、庙会时分,都可于锣鼓喧天、彩旗林立、人山人海的热闹间发现它的身影。据了解大塬社火以民间神话、历史人物、戏剧故事为表演主题,以营造热烈喜庆、欢声笑语的氛围为目标,以崇扬高尚品德、弘扬伟大精神为使命。如此这般,使大塬社火在祈求“瑞雪兆丰年”的基础上又可增添振奋精神,凝聚合力的独特作用。
“‘祈福纳祥,宣德娱人’,这正是大塬社火的根脉所在,”讲解员说道,“只有守住根,固牢本,才能植好这棵显露浓烈生命光彩的文明之树,才能怀揣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迈步向前,才能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永放光芒。”
珍藏记忆,薪火相传
大塬社火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据讲解员介绍,大塬社火的传承发展历经清末以前、解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由于社会戡乱,经济萧条,加之缺乏组织领导,因此即使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大塬社火的发展依旧缓慢落后,甚至在传习中几乎断代和失传。历史车轮滚滚,至第三阶段,大塬社火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扶持,大塬村两委班子的正确引领,都为大塬社火注入新的生机活力,都为大塬社火提供更为辽阔的舞台。而今大塬社火已成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接轨。可即使今日光辉,艺人们也未曾遗忘这灿烂背后的来之不易。他们将继续带着满腔热诚,向西府各处撒播大塬社火的火种,唱响专属于大塬社火的希望之歌。
“庄稼汉,耍热闹,画兽脸,装社火。”这首民谣于岁月的长河中回荡千年,随着历史的长风传递至你我耳边,而社火也将伴着大塬村人民葳蕤繁祉、延彼遐龄的美好愿景,传承万载,守着这片黄土地上的子子孙孙,千秋太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63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