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蓉华微漾”实践小队到达了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楠溪江风景名胜区芙蓉古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实践调研活动。聚焦于古村落,来开展对古村落文化的研究助力乡村振兴,将古村落发展的历史、现在与未来进行统合性思考,从而可以最大化历史延续的价值、最大化自身发展的意义、最大化未来永续的可能。
一下车,我们即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不禁发出“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感叹。可是经过了调研与村民们的沟通,我越发觉得这句话用在这里并不恰当。
村中的美景甚是多,一屋一人一狗便可构成一幅田园小栖的“诗与远方”。“正是江南好风景”,每个人在这都获得了抬头望天的权利,捕捉每一缕沾染庙宇烟气的清香,老人家在暮色里互相致意,道今日恰逢好天气。每个人在这里都似乎能成为摄影师,拍摄下时光的镜头与老村的旮旯。
一同坐在古亭里,我们与村民们进行了交谈。尽管交流沟通不通,但能感觉出他们言语中所流露出的幸福感。对他们来说,这里并不是“诗与远方”,这里只是他们的生活栖息地。若是让他们选择生活在这还是住在钢筋森林中?我想不出答案也没问出答案。我只能认识到,常常有人的潜意识里定下遥远之地即为远方,安稳舒适的生活才是向往的生活。可是现在我想也不然。他们就生活在这,这个寂静祥和却又想继续谋求发展的古村落,可这个地方,也同样是他们的诗与远方。他们在这里上班,也在这里与几十年的好朋友喝茶对弈。诗与远方,并不一定需要你前往多少个旅游胜地,也不需要你胸怀多少的墨水,而仅仅是学会用一种包容的态度看待问题,是一种随遇而安的达观。到那时,你会理解这些老,感受到他们所感受到的这份美好,眼前的便是诗与远方。
来到这个村落的第一天晚上,我们便遇上了一场“露天电影”。巨大的电影屏幕从树上垂下颇有一番“落九天”的豪迈,爷爷奶奶坐在小板凳小椅子上,其中也不乏许多年轻人。他们放声笑着,交谈着,在他们身上我看不见“社畜”的压力。这消失的压力到哪去了?它又为何不见?党的精神可以传承,红色事业赓续不熄,他们骨子里世辈流传下来的乐观也因是如此。
而这个古村落,为何成了古村落。现如今,开发了一片新的村落“芙蓉新村”。芙蓉古村,古村又是为何成为了古村?
什么是古村?百科给出的定义是传统建筑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标准,村落环境要承载相应的民俗和文化。也就是说,传统村落既包括物质性的遗产,老环境、老村子、老房子、老物件,还包括非物质性的遗产,老风俗、老文化、老技艺,既属于过去,又存在当下,是一种活态传承的,生产生活性遗产。而在城镇化建设加速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古村落被破坏和消失——2017年的一组中国古村镇大会数据显示,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而人们更愿意将金钱与精力用在开发而不是保护、修缮上。无数资金流向大城市,
面对这些趋势,我们不应该自怨自艾,抑或是置身事外,我们应该努力唤起国人的保护意识,端正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村落建筑的层面,忽视村落里已经经历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原住民的文化观念、道德价值取向以及多样化的生活形态等非物化的存在,诸如上文中提到的骨子里的乐观与豁达。如此,才可以获得古村的永续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64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