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接陕,豫,川,渝等省市),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18日来到十堰博物馆“南水北调湖北库区出土文物展”展厅去感受文化的厚度。
展厅主要以近年来的文物保护工作成果为内容,以历史时间为序,分三个单元向展示出土于十堰地区的部分精品文物。
实践队员们在“石器时代”单元中看见了丹江口双树遗址及郧县人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手斧;郧县青龙泉遗址系统揭示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文化堆积层”;以及郧县大寺遗址首次发现的仰韶文化丛葬坑。这些发掘和发现对于研究新旧石器时代鄂西北地区与中原、关中地区的文化交流融合及本地区的远古时期民风民俗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里就是文明的起步。
走到“夏商周时期”单元,实践队员们看见了各式各样的陶器和青铜器。还有一些被火烧和凿刻过的卜骨和卜甲残片静静地躺在展柜里。讲解员告诉队员们:这些卜骨和卜甲采用的是牛的肩胛骨和龟的腹甲,它们的年代距今约3600年的商代和西周时期,在当时主要是用于占卜之用。在这里,文明形成了。
走到“秦汉以降”队员们看见了一件汉代陶锅,陶锅整个器型分两部分,上半部是锅,中间有隔将锅一分为二,造型相当于现代的鸳鸯火锅;下半部分放木炭等燃料用以加热,并镂空出多个三角形的通风孔。整个陶锅造型浑然一体,器型简洁大方,是现代鸳鸯火锅的雏形。秦汉至明清时期的众多遗迹遗物,折射出秦汉以来有关社会政治、经济、民俗民风的大量信息,在这些朝代中华文明进入发展阶段的帝国主义时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滋润一方文化。汉江之畔十堰这方水土,考古所现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古人类发祥地于斯;旧石器、新石器考古硕果不断;夏商周文化显露日丰;秦汉六朝以降至唐宋元明清,每个历史时期都发现有深厚的文化沉积,滞留着文化见证物——文物。它们犹如一个个音符,演奏着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乐章。汉水这条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河既滋润了这方厚土的数千年文化,又见证了数千年的文明演示。汉江文化、汉江文明,源远流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6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