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对“和孩子在一起”这个愿望的憧憬与向往嘛?还是对于社会与祖国的回报?这些头衔是很有力的,令人心潮澎湃的,但是剧烈跳动随着我到达支教点的那一刻便变得缓慢下来,甚至是趋于停止。支教对我来说是什么?我算是完完全全不知道了,面对着这完全陌生的环境,不同的居住宿舍,以及与我往常不同的三餐安排,还有那一张张稚嫩却无比陌生的面孔,我完全是丧失了对于支教的定义,在出发之前的种种向往与幻想都在这面对实际的一刻仿佛完全破灭了,原来我的那些热烈与激情在这一切陌生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想到这一次要在这里待上将近一个月,我算是几近绝望了。在几乎是忙了一天,做了一天的准备工作之后,洗完澡,早已精疲力竭的我躺在床上和同伴上气不接下气地聊着天。要是我突然生病就好了,要是突然有什么变故就好了,甚至是要是我被批评,然后将我打会就好了,总之,只要让我回去,不管发生什么都可以。不知道是怎么睡着的,这一个夜晚十分干净,我没有做梦,直接睡到了第二天6点10分,被闹钟叫醒。
要写稿子,要照顾小孩,我害怕,我觉得自己会被打垮。
坐在教室里,陌生的教室里来了陌生的面孔,小孩们被家长送过来,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感到好奇,我也是“新来的”,我对这份陌生感到恐惧。这时一个声音打破了宁静,我似乎才是刚刚醒来,原来家长们对我们抱有这么大的期望,她们是真的把我们当成了老师,不仅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了我们,而且还让我们批改孩子的作业,规划孩子的娱乐活动。孩子更是对“我”这个刚见面才没多久的大哥哥投以绝对的相信,不仅上厕所时会让我陪着他们,作业也会请我为他们安排布置,让我带他们玩游戏,做活动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原来我心里的东西一直都没变,我很需要他们,他们也很需要我,只是初次当“小老师”的使命与责任让我暂时蒙蔽了内心,担心害怕起来了。
在这些天里,我和孩子们吃在一起,玩在一起,渐渐我的身份感开始消除,不再会因为年龄等因素和他们保持着距离感,而是慢慢的成为了他们的朋友,我变成了一个“小孩”,一个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想在一起的小孩。不管是面对作业问题还是一些孩子们天真的疑问,我都会尽量走出“大人”的视角,按照他们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在这种方式之下,无论是还是不懂的题目,还是孩子好奇的问题,我都能给孩子以他们最熟悉,最能接受的角度去解释。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我又遇见了早已在我身体里消失,但是却格外亲切的东西,那便是我的童年,我的那个调皮捣蛋,对一切充满好奇,但又不失天真善良,纯粹的童年。
图为志愿者同小朋友们展示剪纸作品“喜”的合影。 通讯员 刘烨 供图
我想说,这次京鸿志愿服务队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是一架桥,它没那么高大,却不失沟通长江两岸的关键意义。它直接联络着人心,将我与孩子们的内心相连通。现在看来,这一个月左右再也不算长,因为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足够精彩,充满意义,我爱着这里发生的一切,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这一个月的时间也不算短,因为它的每一天都是十分充实的,对孩子来说是充实的,对我来说更是充实的。我在支教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重拾了许多以前失去,或是丢下的“行李”,在这些层面上,孩子们更像是我的老师,他们用一幅幅可爱的话,一句句天真的言语,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将童年与耐心与快乐一同带给了我。当听到放学时孩子们说,明天还想来,老师再见时,我就知道,这一次三下乡活动绝对没有白来,它一定是充满了意义。
图为小朋友们在一起进行彩泥手工创作。 通讯员 刘烨 供图
是缘分让我和这群孩子们相遇,是孩子们的天真与浪漫让我们玩在一起,互相信赖,相互依靠。我相信这将近一个月的日子定会为孩子们带来一些什么,无论是陪伴,还是兴趣爱好,又或是学习成绩。而对于我来说,就像“菊次郎”一样,在这份陪伴之中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童年。我会永远记得和这群可爱的“精灵”们一起度过的这个夏天。(通讯员 刘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67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