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淮师学子探访池州市秀山门老街:“赓续百年党史血脉,传承时代模范精神”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作者:纪旺

淮师学子探访池州市秀山门老街:“赓续百年党史血脉,传承时代模范精神”

2023年7月15日,该团队来到了位于池州市秀山门的老街进行志愿服务,宣传老杰精神。在这段时间里,志愿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老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也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感悟和体验。

图片为池州老街内部详情,通讯员 纪旺 提供

解放后秀山门历史风貌已不复存在,为充分挖掘池州历史文化内涵,展示池州历史[4]文化名城风采,200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复建秀山门,同时搬迁了原公交站场建成秀山门广场,改造了与之毗邻的杏村步行街,以将此处打造成一个融观光购物、历史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市民文化广场。

图片为池州老街中秀山门博物馆正门,通讯员 纪旺 提供。

复建后的秀山门建筑面积1952平方米,长40米,城楼高19米,城墙高11.8米,有三个门洞,其中中门洞高7米,宽5米,边洞高4.6米,宽2.7米,为仿清建筑风格。秀山门楼内装饰亦是古朴典雅,青石板的地面和楼梯踏步,汉白玉的平台围栏。城楼边门的青石边框立柱及门罩上的石雕、城楼上的木雕以及石鼓、石狮等装饰材料也都是从民间古宅中收集而来的艺术珍品。城楼内还设有古玩市场及民间艺术品馆藏,以展示有关昭明太子、贵池古傩等历史文化。 秀山门广场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占地不大,但小巧精致,一景一物、一石一木,均通过精心设计、精雕细刻而成。园内建有池中名鳜、水绕春城、斜阳古道、卷中风景、杏雨江南、临桥秀色、西廓胜览、城垣遗址等八个景点。内设的浮雕墙展现了当年秀山门外的繁华景象,另外还大胆地采用了“枯山水”的设计手法,建有涌泉、旱桥等景点。园内植物配置也多是采用池州本地的乡土树种。该园的整体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池州的地方特色和秀山门的凝重历史,后来成为池州城的重要一景。

图片为秀山街老城墙,通讯员 纪旺 提供

池州老街是我家乡的一块文化瑰宝,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街面店铺林立,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购物者摩肩接踵,熙攘往来不绝。街中段广场以黄公酒主题立铜雕像三尊:一为担酒之村姑,二坛坠担,作下垂状:一为村叟,手持烟杆,作休憩状:一为村妇推车,作卖酒状。秀山门外杏花村,这一主题雕塑的人物故事,出自杏花村里黄广润用自家井水酿出美酒邑人争饮。西街东门拱上有二龙戏珠浮雕一幅,雕刻精美:街中有过街天桥连接二楼走廊。西街还被命名为国防教育一条街。

而正是通过这次志愿活动,志愿者有机会深入了解了老街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与导游老师的交流中,志愿者了解到了老街的发展历程、重要建筑的背后故事以及池州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每一次的讲解都令人印象深刻,让志愿者对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承担了向游客发放宣传材料、解答参观者问题、引导游客参观等任务。通过与游客的交流互动,志愿者不仅帮助他们了解老街的特色和历史,还向他们介绍了池州市的其他旅游资源和文化活动。与各类游客的接触让志愿者感受到了社会多样性和人文关怀,也锻炼了志愿者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志愿者团队的合作,志愿者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志愿者团队中,团队成员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大家的默契和团结使得团队成员的服务更加高效和质量更好。每天的站岗、分发宣传资料和解答问题看似简单,但却需要团队的密切合作和相互信任,而这正是在志愿服务中培养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图片为志愿者观摩老街建筑,通讯员 纪旺 提供

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有时候,遇到游客的问题超出了志愿者所掌握的范围,但通过与导游老师和其他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团队成员总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挑战和困难让志愿者学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更加成熟和自信的个人。

同时,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池州市的市民,志愿者应该为家乡的文化传承和旅游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志愿服务,志愿者希望能够向更多的人传递出老街的美丽和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池州市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

在这次三下乡暑期志愿活动中,志愿者不仅了解了老街的历史和文化,还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志愿者深刻体会到了奉献和付出的快乐,也更加明白了自己作为一名志愿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在整个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志愿者和热情的市民,大家相互帮助、互相鼓励,形成了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团队成员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共同推动着老街的发展。

图片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心进行志愿活动任务分配,通讯员 纪旺 提供

通过参与“三下乡池州老街行动”,志愿者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志愿者理解了志愿服务的含义和价值。志愿服务不仅是为社区和城市做出一份贡献,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通过志愿服务,志愿者发现了自己在奉献与付出中得到的喜悦和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68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海棠花开出振兴路
“速度七十迈,心情是自由自在……”夏日蝉鸣,树林阴翳,自由的风声在耳边呼啸,采访结束后,我们驾着村民热情出借的电动三轮车和自行车,沿着彩虹路,绕汤河湿地公园纵情驰骋,深入接触与体会这片土地,咂…
筑梦未来,成就教育梦想!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是点燃未来的火焰,是承载梦想的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梦想,渴望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追逐自己的梦想,在充实的人生中熠熠生辉。成就教育梦想,需要艰辛的努力和持久的付出。教…
深入企业实习,了解就业现状
团队:“赴煤炭企业,促双碳达成”—淄博调研实践团作为参与耐火材料厂社会实践的一员,我想分享一些我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和体会。环保意识:耐火材料生产可能会涉及对环境的一定影响,如废水处理、废…
守护灿烂童心,激发无限创意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18日电(通讯员张林沁汪睿怡)韩家墩街道社工站联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心语心荷”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新华青少年空间开展了以“守护灿烂童心,激发无限创意”为主题的系列折…
传承黄河流域文化,共助生态文明发展
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7月15日上午,护“黄”有我实践团队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水利局举行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本次启动仪式由实践团队负责人何昊然主…
弘桥交流共促健美发展
实现“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一个都不能少”的办学目标,传承弘扬以体促德,以体增智,以体健体,以体审美的传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助力湖北省体育特色学校发展。…
爱心相伴,助力成长
每当回忆起我参与的三下乡支教计划,心中便涌上满满的感慨和感激之情。在这个旅程中,我亲身体验了爱心相伴、助力成长的力量,也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对我们的美好期许。支教的过程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乡村环境中…
传递正能量,加油向未来
2023年7月19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文化速递实践队的队员们开展了一次特别的活动,他们教授给学生一支名为《最好的未来》的手势操。这项手势操以鼓励人们积极面对未来、追求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手势的形式…
暑假实践美好记录时刻
2023夏天我们开展了暑假实践支教活动。回想这几天,日日夜夜,有激情,有平淡,有欢笑,有泪水有太多太多的感触涌上心头。7月的天气都是阳光明媚的,我们怀着满腔热情,奔乡里,展开我们为期一星期的支教生活…
邵阳学院芙蓉学子:家风传承,从“孝”开始
为助力乡村发展,芙蓉学子“乡”约云山,遇“践”青春乡村调研队对邵阳县云山村家风传承进行了走访调查。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云山村的老人幸福指数比其他地方更高。其中,一对章耋之年的老人夫要在接受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