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号召,安徽省颍上县大力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通过与我校水产学院开展合作开展稻蛙综合种养事业,通过积极探索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了向土地要效益、向生态要发展、为群众谋福祉,为安徽颍上绿色高质量发展书写了生动的注脚。
7月11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张春晓教授同王国栋教授带领“稻蛙丰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队前往安徽省颍上县进行实践、采访、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稻蛙模式推广意愿,以及稻蛙模式下农户的实际收入变化。与当地企业深入交流,讨论如何将“稻蛙共作”打造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全产业链,从而促进产业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并利用水产专业知识对当地稻蛙养殖提出实用性建议,通过技术交流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青年智慧,在广袤的稻田中谱写属于集大青年的青春之歌。
7月11日晚,实践队抵达颍上县,受到当地政府及颍上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热情接待。第二日一早,在指导老师及公司员工的带领与陪同下,队员们和工作人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带着蛙苗在稻田中进行新一轮的放蛙工作。一眼望不到头的基地,被撑在空中的一张张黑色丝网笼罩着,丝网下面是一口口被塑料布围成的田块,田块上一茬茬翠绿的水稻长势喜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发展画卷在这里铺展开来。队员们与农户们相互配合,将一桶桶蛙苗严格按照数量规格放养到刚刚反青的稻田中,新一轮的稻蛙种养就此开始。
图为队员们正在放苗。吴卫强摄
队员们一边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向农户们讲述生态养殖的核心要义。队员向农户们介绍道,宋词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组合,乃是运用蛙护稻、稻养蛙的底层逻辑进行现实应用。一田两用,一亩双收,稻蛙共生、效益倍增。通过田间种稻,浅水养蛙,蛙粪肥田,稻蛙共生,不施肥、不打农药,突破了传统稻田生态系统只局限于水稻种植单一模式,既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又大大增加了经济效益。自稻蛙种养模式推广实施,每亩稻田的收入可达2万元,农民直接收益达每亩4000—5000元,较之前的水稻单作每亩1200元效益可谓翻上几番。
思路一变天地宽,从“好风景”到“好钱景”,满了“米袋子”,也鼓了村民“钱袋子”。从立体种养出发,颍上县接二连三打好融合牌,实现了耕地保护、生态改善、产业提质、农民增收等多重效益,为安徽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了乡村智慧与力量。而“稻蛙丰年”实践队也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勇担时代重任,主动融入乡村发展大局,不断在稻蛙综合种养领域助推稻蛙产业提质增效,帮助农村与农民们昂首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不断贡献青年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69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