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敖雅雯)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发行美好”社会实践队于7月13日组织了一次以桑蚕为中心的考察调研。通过在吴川市长岐镇新联亿圣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近距离观察以及与桑蚕养殖技术工作人员的交流,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对桑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图为实践队队员观看蚕宝宝。 敖雅雯 供图
据了解,爱吃桑叶、只吃桑叶,是这些桑蚕以桑为名的原因。桑蚕的体型不大,但都是大胃王。当地的养殖户每天都会喂食它们2到3次,每当新鲜的桑叶被放入蚕床,它们就会迫不及待的爬到上面大快朵颐。短短几十分钟过去,原本茂盛的桑枝就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条。由于桑蚕喜好阴凉,害怕阳光直射,所以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将蚕房的窗户常开,增加空气的流通。
新联亿圣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是吴川市长岐镇乡村振兴产业,合作社积极鼓励当地村民带桑蚕回家养殖,充分调动乡村劳动力,增加乡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起初,村民反应:“这些桑蚕带回来根本养不活,后来是吴勇小伙子一家家的指导,我们才掌握养蚕的方法。”
图为实践队队员亲手触摸蚕宝宝。 敖雅雯 供图
桑蚕是吴川市长岐镇优势产业,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蚕桑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长岐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实行规范化种养、规范化收购、规范化销售,真正地让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推进了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
蚕桑文化是与蚕及其饲养、丝织业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传统。在中国,蚕桑文化源远流长,已有约5000多年的历史。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蚕业和丝织业。中国是蚕桑文化的发源地和世界上第一个进行蚕养殖和丝织的国家。在中国古代,蚕桑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业产业,为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丝绸的生产技术和丝织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和外交交往具有深远影响。
吴川市长岐镇具备发展蚕桑产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气候适宜、地理位置优越等。同时,吴川市长岐镇在政府支持和人才储备方面也有较好的基础。长岐镇所产出的蚕茧茧色洁白、解舒度高,品质优良,十个干茧放在一块儿总共7.4克,平均下来,一个干茧大约在7-8克左右。之所以能产出高质量的蚕茧,除了顺应天性科学饲养之外,与当地一项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土地中含有大量有益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提高了当地桑叶的品质,也间接提升了蚕茧的质量。
图为生产车间的蚕宝宝。 敖雅雯 供图
撰文/敖雅雯 初审/吴婉婷 复审/张纪园 终审/李华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80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