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工三下乡:心系家园 文化发扬

来源: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孙孜妍

在这一次的三下乡之前我有很多的期待,很多的憧憬,当然也有很多的迷茫。三下乡期间我有很多的快乐,很多的感动,也有很多的无奈,三下乡结束后在我心里只有一种感情,那便是感激。感谢这一次的三下乡,让我有机会真正的与学生面对面,让我有机会去与一群有着不同的志向、却有着同样的热情与执着的同学一起见证生命中另一段非比寻常的日子。虽然时间是短暂的,只有十来天,但这十多天的时间里,感谢我们如此有默契,让我们的记忆如此之深刻,如此之美好。一、上课篇我们这一次的三下乡的主题是支教,我们三下乡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支教,为他们带去先进的学习和生活的理念,让他们更好的爱上学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我们的课程以趣味性的教学为宗旨,力求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学到之前没有的知识,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培养一种学习的兴趣。我上的课程有三种,四节语文课,两节新的数学课,一节历史课。很久以前我就有听说过一种理论——“教师无奈论”,一位老师也许30年教下来,面对的都是同一本教材,同一本书,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老师他要面对的是在30年的教书生涯中要重复一本书30遍!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生活的无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同样的内容重复30年!因为他还有可能一个学期就要教十个班,那么同样的内容就要重复300遍!而且人的教书生涯一般不止30年,再加上他自己要备课要练习的次数,想想都觉得教书是如此的让人无奈。尽管有这种的担心,我还是很坚决的选择了这个行业。这一次的三下乡再一次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三下乡之前虽然我知道要上同样的内容四次,但是我还是备同样的教案。(当然,我备课的总比我一堂课要上的内容要多得多)这一次三下乡让我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句话有了深刻的认识。终于明白了当你真正的面对你的学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彼此之间是如此的不同,不同的班级之间似乎朦胧中形成了各自的班级特色,或者说是班风。有的班级学生上课活跃,喜欢表现自己;有的班级学生却在上课时间喜欢沉默;有的班级学生上课期间偶尔还喜欢给你搞点小动作,出一点“意外事故”;虽然他们的外在表现不同,但经过十来天我不断的实践我教学的内容,我明白了作为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爱学习、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无论是课堂上给你调皮捣蛋的学生,还是课堂上的所谓沉默是金的学生,只要给他们一种鼓励,给他们一点信心,他们就会同样回报你以热情与勤奋。这样的体验让我明白,优秀教师与平庸教师的差别,平庸的教师看到的是上课内容的重复,可是优秀教师看到的是学生性格的不可重复性,这正应证了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是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但是不同性格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里如果你认真感受的话,你就会发现他们确实形成了一个统一体。能做到针对每个学生都“因材施教”那当然最好,但是却不符合中国大班教育的现状,几十位的学生而课堂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当你真正走上讲台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那四十分钟时如此的宝贵和短暂啊!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把握时间,那么你便不能完成你预设的教学目标,你的学生也不能从你的课堂上有所收获,而这是一个教师的悲哀。从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样的课本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讲出同样的精彩,作为一个教师上好一节课,必须是以学生为本,必须是从实际的课堂出发,必须要在关注如何更好的讲授本课知识的同时,教与学生各种积极的学习和生活理念,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为了更好的成长,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二、后勤篇在这次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是后勤组的小组长,但是后勤组只有两名成员。三下乡之前虽然活动开始之前就知道我们要自己煮饭,憧憬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虽然后勤还包括很多的事情,但是对于我来说,让我感觉最大压力的是如何让我们的队员在繁杂的教学活动之后能吃到一顿不是很差劲的饭菜,这样就注定了我要与厨房为伍了。说实话,我自己在三下乡之前对于厨房的一切事务可以说是六窍通了五窍,只会洗洗菜洗洗碗。特别是对于每顿买菜和煮饭的问题让我头痛不已,怎么说也是21一个人十来天的生活啊,古语有云:“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再没有常识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我便去询问师兄和师姐的意见,很感谢他们的意见让我不再迷茫,很感谢他们的鼓励让我信心十足。当然一开始总有点小挫折的,第一顿饭我们基本上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厨房之上,经过这一次的教训,我们总结经验,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们21个人怎么加也顶个诸葛亮吧。经过两天的实践,我们“吃”的事务迈上了正常的轨道,很感谢组长为后勤编排煮饭人员,很感谢每天煮饭人员的精心准备、很感谢一路上我们如此有默契。终于明白,事情只有合作才能完成得完美,人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更好的相处与相知。千言万语化作心里无声的感谢,感谢有你们,我的人生又多了精彩的一页。这一次的三下乡的活动从我们离开增光中学时就已经基本结束了,再见了,亲爱的学生,再见了,可爱的中学。虽然我们只是他们人生的过客,但是我相信因为我们曾经的辛勤付出,我们给他们留下的总有我们所期待的。而那群可爱的学生也会记得曾经有一个暑假,有那么一群大哥哥大姐姐,不远千里到了这里,为他们上一堂又一堂的课程,给他们留下了关于课堂的、关于趣味运动会的、关于班会的、关于友情的、关于人生的种种的回忆与思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82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二次元文化与非遗联动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二次元文化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游戏、动漫等IP开始尝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进行联动,试图通过二次元这一年轻化的文化载体,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了深入……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调研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看法

近日,为了解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相关人员对一名资深Coser进行了访谈。该Coser自称是老二次元,接触二次元已有七八年,平时热衷于看番、逛漫展、出Cosplay以及打…… 袁若涵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调研二次元联动非遗,倾听coser心声

近日,为深入探究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程度及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相关调研人员对一位资深coser展开深度采访。这位coser热爱二次元文化已超三年,日常积极投身各类二次元活动。不仅频繁…… 袁若涵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对二次元同好进行线上采访(2)

1月27日,为深入探究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调研小组组员游百川,针对二次元爱好者张政展开了一场深度访谈。此次访谈旨在全面了解二次元爱好者对二次元联动非遗……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对二次元同好进行线上采访

2月5日,调研组组员游百川,针对“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这一主题,通过线上平台对二次元爱好者彭凯进行了深度访谈。此次访谈旨在全面了解二次元爱好者对二次……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谷子”市场:线上调研二次元联动非遗产品

2月8日,由调研小组组员游百川围绕二次元联动非遗产品(谷子)展开深入调研,通过线上采访“谷子很忙”谷子店店员,了解此类产品在店铺的销售情况、消费者反馈以及店员和店长对产品的看法……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成员 汪羽蒙的调研日记

今天的访谈任务,是为“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项目收集一手资料。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实践任务,更是一场探索两种不同文化碰撞可能的奇妙旅程。今天在望江时代影城的访谈经历,让…… 汪羽蒙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于望江时代影城调研

2月7日,“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的成员汪羽蒙在望江时代影城对两名二次元爱好者展开采访,旨在研究Z世代对非遗文化与二次元联动产品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开场调研团成员先简单介绍了…… 汪羽蒙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重温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远考虑,将青年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考量,把青年视作民族复兴中不可或缺的先锋力量,激励…
河南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深入了解乡村文明,创新发展走现代道路
大学生网报新乡7月19日电(通讯员毛思杰杨若涵)2023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为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引领农村走上现代化道路,自7月8日至7月18日,河南科技学院社会实践“致力乡村文明,走好现代道路…
安徽学子返家乡:深入基层,助力整洁
安徽学子返家乡:深入基层,助力整洁。中国青年网安全7月15日电(通讯员郭高阳蔡圣欣),7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家乡办实事”实践队几名队员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到返家乡活动中,深入基层…
安徽学子返家乡:铭记历史,不忘先烈
中国青年网上海市7月10日电(通讯员杜志衡)2023年7月1日,是中国建党102周年,为了铭记历史,纪念这个节日,安徽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实践队队员参观四行仓库遗址,缅怀先烈,铭记历史。通过此次参观四行仓库遗址,…
安工三下乡:配合垃圾分类,争做文明城市
配合垃圾分类,争做文明城市为提高大众节约意识,让人们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并扩展同学知识面、丰富学生实践经验。2023年7月12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文化速递实践队:持之以恒,青春也无憾
2023年7月19日是湖北师范大学2023文化速递实践队来到山田小学支教的第十三天。各班负责早读的老师在早晨带领学生们进行了语文早读,这次早读的内容低年级的为认识新的词语,高年级为古诗背诵,结束之前,语文老…
追光的人,终究会万丈光芒
7月6日至7月13日,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花儿与少年”乡村振兴赴泗水实践服务团赴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南仲都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依托当地的秀美景色,大力…
“与其朝思暮想 不如马上乡见”——参观宣传乡村电商平台“马上乡见”
7月3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乡约盛夏,探寻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共融之路”社会实践调研团,团队指导老师刘梦莲老师、张明元老师带领实践队员们来到“马上乡见”阵地。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在产业,关键在人才…
一师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古城,青春聚力正当时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段十怡袁伟杰田晨曦)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发展之根基。衡南县洪山镇的古城西瓜是一张靓丽的名片,种植历史悠久,享有“天上甘露美,…
文化交流,暑期支教倾情奉献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在我看来,支教不仅仅是单单传授语数英的基本课程,讲好党史,办好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古人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