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肥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追寻农业发展路,感悟奋斗历史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仪器学院和光电工程学院 作者:袁宏玲

为了培养我们青年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素养,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己任的能力和责任感,非常荣幸在今天下午我作为合肥工业大学仪器与光电工程学院赴黑龙江北安赵光农场“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调研实践团队的一员,随着团队参观了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

我们这次暑期三下乡的主题是基于新中国第一个机械农场——赵光农场,了解如何在新时代转型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赵光农场原名通北农场,为了纪念革命烈士赵光,后改名为赵光农场。因此我们团队前往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地址陈列馆了解赵光农场背后的红色背景,以及重点学习一下北安市是如何从昔日荒凉的北大荒变成中国的北大仓。

循着烈士赵光的痕迹,我一步步走到“血染黑土”模块,在那里我得知在创建黑龙江省根据地艰苦卓绝的历程中,王肃、赵光、顾延龄、李银全、赵青山等一大批革命先辈血洒龙江大地。他们的鲜血浸染了猎猎红旗,也铸就了历史丰碑。岁月的年轮悄然碾过雨雪风霜,腥风血雨已不在,但是我们人民永远铭记英雄们的英勇悲壮。先烈们革命战斗的一生,已成为激励后人逐梦新征程的不竭动力。

我本想细细瞻仰烈士赵光的革命事迹,却被他旁边没有照片的烈士顾延龄吸引住了目光。我盯着他那黑色的头像边框,突然觉得心头无比沉重。我们怀着喜悦来参观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地址陈列馆,怀着喜悦来瞻仰先辈们的光辉事迹,可是就在那一刻,在看到为革命的胜利而付出生命的一排排先烈时,我们的这份喜悦转化成了沉重的使命感。我们会将这薪火永传,自强不息。

怀着这份敬仰,我踏入了先辈们艰苦奋斗后才得到的来之不易的飞速发展生产的时代。也是在这个时代中,昔日荒凉的北大荒,变成中国的大粮仓。

而在其中,北安就是新中国农垦事业兴起地之一,延安干部的到来,为北安带来了宝贵的南泥湾精神,在迅速完成土地改革、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机械农场——赵光农场,为前线部队提供了充足的粮食。

我沿着模块一路走来,过往的记录照片像一幅画纸展开在我眼前。我看见了1946年春,黑龙江省工委派通运科长杨清海率机关职工100多人建立的花园农场,自此中国农垦事业的第一把荒火被点燃;我看见了1947年国营通北机械农场成功建立,成为引领开荒事业的示范;我看见了土地改革以来,广大农民获得土地,互助生产……就好像,我也参与其中,一瞬间心头涌过万千情绪……

最后,离开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时,我又重新站在了“血染黑土”前。我面对着烈士顾延龄闭上了双眼,心中默念:我从不知道先辈您的模样,但是我知道自此我的心中永远留下了您的位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83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探究古镇空间形态发展,担当保护建筑文物之责——调研团赴商洛市柞水县调研居民生活空间
探究古镇空间形态发展,担当保护建筑文物之责——调研团赴商洛市柞水县凤凰古镇调研居民生活空间摘要:为探究探究古镇空间形态发展现状,以便更好的保护古镇文物建筑和发展古镇文化旅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
分发党史宣传纸,红色精神永相传
7月3日上午,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挖掘地方红色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以深入了解党史,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标,将焦作市东孔庄村作为宣讲走访的第一站。早上10点半,实践小组成员到达…
发动脑筋,回收利用创造奇妙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18日电(通讯员陈梦杰)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可以将任何东西变成自己需要的物品。7月12日在德欣里社区手工课上儿童在志愿者和老师的帮助下利用口罩、塑料瓶、和卡纸制作了各具特色的…
走进色彩世界,发掘美的真谛
武汉学子三下乡:走进色彩世界,发掘美的真谛为了培养学生的视觉美感、想象力、创造力和感性化思维,发展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知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
一师学子三下乡:童声诵读,培育红心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通讯员袁伟杰段十怡欧阳润杰段柳)7月16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赴衡阳市衡南县洪山镇“数荟星源”党史学习教育团于洪山联合学校双林中学举行了一场名为“重温红色故事,传承革…
大力发展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为大力发展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成员郝金忠于2023年7月4日下午赴礼县王家村开展志愿活动。在村部,实践队员积极参与到收麦子当中,王家村第一书记表示了对大力发展…
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
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作为一名大学生,一个正值青春年华、抱有前行之梦的青年人,所以我想尽一些绵薄之力帮助我可以帮助的人。而支…
温暖支教,放飞未来梦想
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11日电(通讯员张轩彭俊成罗希)2023年7月1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来到了黄冈市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开展志愿支教活动。踏足董必武红军小学,与这座充满着红色…
支教之行悠悠我心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高中地理课本中的一句,因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的原因,地区的教育资源出现明显的差异。就像是网络上这样说的:小明走了二十分钟走到了少年宫,我却走了二十年。…
浙农林学子走进榕江,探民族风,寻发展路
为深刻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发展黄金十年成就,感受党和国家大踏步发展的“贵州缩影”,体悟多彩贵州的人文历史、民族特色。浙江农林大学“大步向黔,探民族风,寻发展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5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