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薪火,筑牢民族意识|相遇墨玉识遗,秉承匠心守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决策部署,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7月19日,西北大学“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实践队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喀拉喀什镇地毯厂以参观加采访的形式体会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使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识非遗
墨玉县喀拉喀什镇地毯厂位于墨玉县古则东路,成立于1999年4月,从事手工编织出口和民族特色地毯,编织技术比较先进,利用墨玉县的特色羊毛资源,增加农牧民收入,年生产总值达220万元,安置下岗和无业农村妇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县劳动力就业缓解政府就业压力。
相知非遗
实践队采访了该厂的厂长和非遗传承人,了解到和田手工地毯是世界上极少数使用高难度的手打纺织技术编织的地毯,被誉为“和田三宝”之一,不仅在国内驰名,在海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传承人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手工地毯的制作过程和精美的成品展示。
传承难题
这一纯手工的非遗文化发展受劳动力匮乏,且从事这一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使得传承梯队断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面临巨大挑战,物以稀为贵,导致了高密度和田地毯的价值越来越高。
通过这次参观非遗地毯,实践队充分体会到非遗文化工序复杂,传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保护非遗传承,我们倡议政府主导建立相关组织教育普及手工地毯非遗工艺,扩大传承人群体;出台相关政策为手工地毯市场保驾护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91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