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7月1日电(通讯员 袁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认识非遗文化传承的魅力,树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责任意识,增强文化自信。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黄冈小队前往黄冈市黄州区老文化馆,探寻非遗文化宣纸烙画的魅力。
黄州《宣纸烙画》于2015年列入黄冈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烙画古时称作“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烫出深浅不同的黑、棕、茶、黄、白等色彩痕迹,以其别具匠心的表现手法和凹凸有致的机理效果,使之成为一件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宣纸烙画由普通烙画工艺,经过艺人们的钻研逐渐演变而来。
“拾遗”志愿服务队队员来到黄州区老文化馆跟随湖北省大师级民间技能传承人胡友恒学习宣纸烙画艺术。走进胡老师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摆放整整齐齐的宣纸烙画作品,黑板上写着“弘扬民间文化,传承宣纸烙画”几个大字。
图为“宣纸烙画”技艺传承人胡友恒为队员们传授烙画技巧。通讯员 袁颖 摄
胡友恒老师对前来拜访的“拾遗”志愿服务实践团队队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带领队员们参观工作室,在他的介绍讲解下,我们了解到宣纸烙画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过程。胡友恒老师创作的宣纸烙画精美绝伦、古朴典雅,具有很强的立体感,队员们纷纷表示赞叹。随后,胡友恒老师向队员展示了宣纸烙画所使用的“笔”——烙铁的技巧。在胡友恒老师的一勾一画间,几只虾显现的惟妙惟肖。胡友恒老师介绍道,宣纸主要有三种类型:生宣、熟宣、半熟宣,创作要根据构图掌握烙具的速度、控制烙具的温度、把握烙具的角度和压力,使用落、起、止、走、住、叠、圆、回、藏的运烙技巧进行创作。宣纸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图为“宣纸烙画”技艺传承人胡友恒为队员们传授烙画技巧。通讯员 袁颖 摄
以铁代笔,以火为墨,“火笔”在宣纸上起舞,勾勒出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或古朴典雅或时髦新潮的艺术品。在胡友恒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逐渐展开了宣纸烙画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胡友恒老师叮嘱我们要小心使用烙具,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就能“铁杵磨成针”。队员们勾勒完线稿后,用烙具在宣纸上烙烫,使之产生焦化作用,从而烙烫出图画。随着实践的推进,队员们也纷纷完成了自己的烙画作品,有栩栩如生的鱼儿、伶俐可爱的小猴子、可爱的动漫图案……胡友恒老师对队员们创作的作品表示称赞。
画的是眼中的世界,烙的是有温度的内心,胡友恒在烙画里不但寻找到了快乐,更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找到了依靠。在宣纸上烙画对火候,力道和准确性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纤薄的宣纸遇到高温极易被破坏,而烙画的每一笔都无法更改,所以,每一幅作品都是匠人数十年功力的结晶。
图为“拾遗”志愿服务队队员与“宣纸烙画”传承人胡友恒及其父亲的合照。通讯员 袁颖 摄
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需要青年人虚心学习、久久为功。非遗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而“传承”看似是个宏大的命题,但确乎一个个人、一代代人的身体力行,跬步才能至千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92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