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韶关7月10日电(通讯员 王煜)七月盛夏,广州新华学院逸仙·始兴社会实践队带着“保护非遗”的使命前往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开展实践活动。
一张代表始兴的名片
始兴县是千年古县,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承下来的民间文艺、技艺等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是始兴的历史瑰宝。 早在2011年,外营草席成功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外营草席作为始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其制作技艺是当地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既展示了粤北劳动人民手工制作生活传统工艺,也承载着岭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
外营草席比一般的草席要厚,具有冬暖夏凉、防潮、耐用等优点。其中,不少青年人在结婚时都要定制外营草席。但如今这项非遗传承技艺在时代的推进与科技的快速更迭下,由于原生态以及纯手工制作过程的繁琐等原因,在追求便利快捷的同时草席逐渐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为进一步研究草席的制作流程,逸仙·始兴社会实践队于7月10日前往非遗传承人——谢越胜先生家中进行采访,尝试体验制作过程。
一门饱含热爱的技艺
在炎热的夏日,感受到的不是浓烈的太阳,而是始兴人民的热情。谢老先生一早就在村口迎接我们,他身着代表“非遗传承人”的衣服,带领团队前往自家的小作坊,为队员们介绍草席的制作流程。
从一进门引入眼帘的便是制作草席的“主角”——席草,此时的席草已经经过了晾晒,正在等待着匠人的编织。谢老先生还带领实践队前往自家的种植地进行参观,一米多高的席草,茎秆粗壮翠绿,自家种植,自家收割,“等长到两米高时才可以进行收割,大概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谢老先生跟我们描述着。
图为谢老先生为实践队介绍席草。 通讯员赵嘉恒 供图
在谢老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也逐步对草席的制作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是对制作过程的繁杂工序所震撼到,从前期的种植、收割、晾晒再到后期的撮草、编制,从春天到秋天,从插种到成品,这不只是这一群平凡但不平庸的老匠人的不懈坚持,更是他们对这项手艺的热爱与弘扬。
图为谢老先生为实践队介绍席床。 通讯员古泳怡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体验草席成品。 通讯员魏宇 供图
一场传承非遗的对话
谢老先生从十二岁起就开始学习编制草席,从家喻户晓最普遍的生活用品到如今成为一项非遗文化,谢老先生由衷地感到开心与满足,他不仅见证了外营草席几十年的变化历程,更始终保留着最初编制草席的初心。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实践队队员与谢家夫妇进行了一场“跨年代”的交流,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感受到的不是来自时代的鸿沟,而是彼此因为非遗文化而相互靠近的心灵。
一起来看看实践队的采访内容吧!
实践队:谢伯您好,作为外营草席的非遗传承人,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编制草席?
谢越胜老先生:我是从12岁起就跟着父母开始学习编制草席到如今,从一开始的不熟练到后来的熟能生巧,草席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也为拥有这项非遗技艺而感到十分的荣幸。
实践队:现如今替代草席的物品越来越多,现在还会有多少人会进行购买呢?
谢越胜老先生:现如今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床被,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能做到物美价廉,再加上一张草席至少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5天共同编制才能完成,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其他物品,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会因为草席所蕴含的文化特色而选择外营草席。
实践队:对于需历时长周期的草席制作与技艺的繁杂,现如今传承人的传承情况如何?
谢越胜老先生:草席的传承人从当初的几百户人家到如今已经只剩下了几户还在坚持。加之现在工业的迅速发展,手工制作在一定程度上于生产速度与价格方面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现在主要也只剩下年纪较大的传承人编织草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想到外去发展,出现传承人匮乏的情形。
实践队:那么您对于未来草席的发展有什么期望吗?
谢越胜老先生:首先十分感谢你们过来研究草席文化、进行宣传与弘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注意到草席文化,在保持原手工制作的原生态基础上,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保护非遗文化的行列中来。
总结
历史拾遗,匠心筑遗。草席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是始兴对外的特色名片,它不仅是我国精神载体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对外传播与交流的一种物质载体,在传承与弘扬的同时,广大青年应该去逐一打破它如今现有的困境,成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使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到每一方土地,鲜活文化圣火!
图为实践队在谢老先生作坊前进行大合照。 通讯员赵嘉恒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92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