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的精美的手工作品,在工作室里低头穿针的工作者们,耳边也传来播音员般温柔清脆的讲解声,于是,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团队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湖北黄石阳新县,我们在这里开启了一场美妙的非遗文化探索之旅,也开启我们一段崭新的旅程,学习非遗文化——布贴的制作。
来这里的第一节课,便是由布贴传承人胡芳老师为我们介绍了阳新布贴的发展来源,还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新奇的布贴作品,多为农村妇女用缝衣时裁剪下来的边角,在黑色或深蓝色的布料上,精心拼贴成的各种五彩斑斓的图案,用于装饰衣服、鞋帽、披肩等穿戴物和帐沿、飘带、布枕及童玩等。并且这些布贴图案也都取材于民问故事、戏曲人物、民俗风情和乡间景物,如观音坐莲、凤戏牡丹、福寿八宝、金鸡鲤鱼、桃榴茶兰等。不具谱本,无须用笔,心象造型,一针一线都是当时的农村妇女们对未来对孩子们的美好期许,将所有美好的祝福与意向都汇在了这一张小小的布贴上。
后面我们也开始了对布贴的基础制作的学习,刚开始的我们什么都不懂,但教导我们的两位老师都无比耐心的一步步重复我们需要做的步骤,从毫无头绪到逐渐掌握其中的奥秘,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中了,没有一开始的欢声笑语,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静的仿佛都能听见每个人手中的针穿过一层层布料的声音。很快,我们都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开心的也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老师们也为我们感到开心,他们更开心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一非遗文化了,布贴文化走出去的路也越来越长了。
“你们来了,我们真的很开心,也谢谢你们,我们从你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你们来学习这个也是帮助我们发扬传统手工艺,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这是教我们制作布贴的两位阿姨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我们说的话,听到这话的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阿姨们对我们到来的欣喜,更多的是他们对布贴这一非遗文化真诚的热爱,希望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这一非遗文化,希望它可以一直发光发热下去。
在短暂的学习过程中,我所学习到的也不仅仅是一些基础的手工技巧,更多的是对非遗文化的一个更深的认识,从前我只是将其当做一个手工艺去看待,并且认为它离我的距离很遥远,但现在我意识到了,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地手工艺,它更是一种见证与传承,见证着从古至今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并且将当时时代的文明与智慧都毫无保留的传承下来,这种传承我在教导我们的两位阿姨身上也看的真切,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掩盖的,没有任何杂质。
在切身学习这一文化之前,我总是觉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我们都是很遥远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遗留下来的明珠数不胜数,只是我们从未主动去挖掘散落在我们身边的明珠。
岁月峥嵘,山河为证;文脉悠久,与古为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这坚定有力的话语,跨越时空,应激励着我们更加注重对非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让这颗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上散发出更璀璨更长久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94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