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非物质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丰富中华文化内涵,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因此,在这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方式迅速改变的时代下,非遗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视。
青岛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东濒黄海,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点。良好的气候和地理位置成就了青岛丰富的文化资源。
青岛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2023年7月3日上午,曲园先锋队来到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同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即墨花边是一种单线编织的传统技艺,编织时只用一针一线杰克完成,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80多种针法于一体。其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于即墨民间,早在乾隆年间,即墨西北地区便已广泛流传着“小扣锁”和“绣花”两种民间手绣技艺,而这两种技艺的有机融合则形成了即墨花边的雏形。1910年,即墨艺人引进意大利花边在当地生产,并结合民间编织、刺绣的特点,在工种、针法、图案上不断创新和改进,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即墨镶边。即墨花边是一项优秀的民间传统抽纱工艺,因其针法工艺独特,造型宛若浮雕,在国际市场享有“抽纱瑰珍”的美誉。著名诗人贺敬之也曾赞叹于即墨花边的织绣技艺,写下“巧夺天工”四个大字。但是由于即墨花边生产周期长,手工技艺要求高,难以形成产业化,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成立的花边厂陆续破产倒闭。花边世家出身、时任花边厂设计师的王军怀着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创办了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将即墨花边这一技艺传承至今。
图为即墨花边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鸿辰 供图
在采访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了即墨花边的由来。即墨花边是鲁绣的一种,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手工艺品。从清末开始,即墨民间便开始流传着“小扣锁”(又称捏绣)、刺绣等手工工艺,农村妇女绣织的鞋面、枕头、嫁衣、戏装等,做工精巧,花样繁多。1918年,荒洼村(今属移风店镇)手工艺人卢忠溪通过英商在烟台开办的德仁洋行,引进一幅意大利“手拿花边”底样,试做成功后,便出资在即墨城北阁里创办起“裕民花庄”,专司经营和传播技艺。随着“手拿花边”的流传发展,许多民间艺人在加工制做过程中,不断吸收“小扣锁”、刺绣等工艺特点和针法,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的工艺针法。由于这种工艺针法演变形成于即墨民间,人们就把以这种针法制成的花边称为“即墨手拿花边”,也就是“即墨镶边”的雏形。此后,手工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逐渐发展形成了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镶边”。
7月3日下午,实践队队员们来到位于孔雀河二路22号的即墨花边博物馆,参观了博物馆收藏的重要资料以及不同年代的花边代表作品,这些展品真实反映了即墨花边几百年的历史传承,全面反映了即墨花边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技艺特色和重要文化价值、史料价值。随后,实践队队员们参观了即墨花边从图样设计到成品包装的生产、加工全过程。同时,实践队队员们也尝试着在传习馆进行了花边的创作。
图为孙阿姨展示即墨花边绣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鸿辰 供图
活动进行过后,队员们对一天的活动进行了汇总与整理,深刻了解到了非遗文化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了多少岁月的洗礼和人文的考验,它们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能量,它们不仅是我们的文化身份标识,同时也给予我们一份文化自信和尊严。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一个地区的非遗文化与发展,可以丰富当地的文化内涵,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延续历史文化传统。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与支持,让非遗文化得到重视与尊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恩丽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96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