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湘潭大学实践团走进白龙村调查文化与教育间的关系

来源: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欧婷 段希悦 和锦涛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白龙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白龙村探究红色、民俗文化与乡村基础教育的关系以及其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及其发展计划。为了配合该主题的研究,实践团在到达目的地后,首先,就本地的红色、民俗文化展开相关调查。

实践团围绕白龙村蕴含的红色、民俗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现状这一主题展开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开展了夏令营活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学校、村委三个不同主体对白龙村红色、民俗文化的讲述、了解程度、传承问题的看法以及其对孩子的教育作用的看法。此次走访调查一共持续了四天,在这四天的时间里,实践团12个人分成4个小组,对白龙村不同片区的村民展开了调查,多采取访谈与调查问卷的形式。一共走访了40余户人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图为实践团合影

丰富多彩的红色、民俗文化,感受白龙独特风情。

通过走访调查,实践团了解到白龙村的名字起源充满神秘色彩。白龙村水资源较为匮乏,由此产生了水神崇拜。“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白龙护一方百姓。”“白龙村”由此而来。当然还有其它说法,是为了纪念为百姓求雨的张明仙公公,取名白龙村,还因此为他建立一个寺庙。此外,当地还有许多民俗文化。从老一辈口中得知,以前的土家族在此修建板筑房居住,并在板筑房围成的院子里习武练功。还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戏剧,名为阳戏。实践团幸运地采访到了一位民间艺人印祖钊老爷爷,他掌握着一种独特的民间技艺,人们称之为“打渔鼓”,以唱为主,说唱结合,是一种口头讲说的艺术表演形式。同时“打腰鼓”也是当地仍在活跃的一种特色民俗,在去年支教团和村部合作开展的文艺汇演上,相关的民俗文化传承者还进行了表演。过年时村里也会进行打年糕活动。2018年村委会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年糕集体活动,反响热烈。

除民俗文化外,实践团对红色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采访到一位“长寿老人”李元珍,从奶奶的口中得知,她幼时曾与红军有过一面之缘,之后她做了一名教师,时值村里修建水库。她带领学生上山修水库,一遍修水库一遍喊号子,歌颂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经查证《慈利县志》,贺龙、周逸群等人辗转经白龙村,村里的老者也说,当年贺龙经过此处时,曾在村里的杨玉宁家中过夜,位置大概就在现在白龙村的善士娅附近。村委也会定期开展相关的红色文化讲堂,提升村民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图为“长寿老人”李元珍照

失落的红色、民俗文化,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实践团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当地的红色、民俗文化正处于消失绝迹的边缘,大多数村民对此并不了解,出去读书的孩子更不必说。同时,在问到关于白龙村文化的传承问题时,村委表示:“有过此类想法,但还没有开始着手准备。”由此可见白龙村的文化传承现状不容乐观。难道这样丰富的文化就要随着老一辈年岁的增长而湮没吗?

之后的调查让实践团有了一些方向。在和村民们探讨关于红色、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时,绝大多数村民仍然是持一个支持的态度,希望可以把属于自己家乡的文化传承下去,一些村民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依托白龙村民俗文化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少数村民已经付诸实践,例如村长带头投资的苗小桔产业。大多数村民认为开展红色、民俗文化宣传活动,对于团结本地村民有一定帮助作用,同时能够推动小孩子的成长,可以让他们铭记历史、牢记历史,加强爱村、爱国意识,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白龙村许多老人都会在闲暇时间,和小孩子们讲述过去的红色故事,认为这有必要且有教育意义。

拾起白龙红色、民俗文化,实践团在行动。

走访过程中,实践团调查了村民对于红色、民俗文化进课堂的态度,大多数村民持支持的态度。在了解到白龙村蕴藏着红色、民俗文化,但却面对着严峻的文化现实时,实践团以白龙村第四届“童心向党,感恩成长”暑期夏令营活动为契机,在支教期间借助当地的红色、民俗文化,开展相关课程,希望可以对白龙红色、民俗文化的传承有所帮助。我们开展了民俗、民风课,在课上向同学们展示白龙村本地的红色、民俗文化,并鼓励同学们自己去收集相关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学校、家庭、支教团的三方互动。同时所开展的历史课、信件里的中国课,讲述了一件件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鲜活起来,增强爱村、爱乡、爱国、爱党意识。每天的“小朋友,大喇叭”广播活动,宣传红色事迹、国际重大事件,让红色文化“声”入人心。实践团已经开展了八天的支教活动,在八天的支教活动里,尽自己所能助推白龙村红色、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图为夏令营参加书法篆刻讲座

通过调查,实践团发现白龙村的红色、民俗文化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为乡村基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助推教育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但面对严峻的文化传承现状,乡村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红色、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平台,让更多人参与到白龙村的红色、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之中。推动文化、教育双发展,形成文化育人、人养文化的良性循环局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9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投身家乡政务实践,书写青春担当答卷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众多返乡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中,为家乡注入新鲜血液。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类2404班的申李艳同学与同乡大学生携手合作,于1月16日至27日成功举办了“青春护航,志愿同…… 申李艳 河南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智,赋能家乡政务新征程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众多返乡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中,为家乡注入新鲜血液。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类2404班的申李艳同学与同乡大学生携手合作,于1月16日至27日成功举办了“青春护航,志愿同…… 申李艳 河南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学子助力社区清洁,绘就环境新画卷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开展了一场热火朝天的社区卫生打…

清洁乡村展新貌,共建绿色家园

清洁乡村展新貌,共建绿色家园在当前全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时代背景下,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环境途巷美:乡村焕新,共绘田园风景

在广袤的乡野之间,隐匿着无数质朴的村落。曾几何时,部分乡村因资源匮乏、发展滞后,环境陷入杂乱困境。但如今,在乡村振兴…

曲园学子走进孟良崮纪念馆,探寻红色文化之旅

奔赴红色圣地,开启探寻之旅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重温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足迹

2025年1月19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曲阜师范大学“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积极学习党史教育的号召…

最新发布

湘潭大学学子三下乡:质朴板仓,红色茶旅
(指导老师:丁小燕伍振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讯员:何旻敏刘旋)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致敬革命先烈,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
【实践感言 物电学院】第六天社会实践感言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先烈的足迹,踏遍了辽阔的神州大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鲜艳…
西交大城院暑期三下乡:践行绿色生活,争做低碳先锋
中国青年网合阳县7月12日电(通讯员杨阳、党珂欣)2023年7月10日至16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7月12日为全国“低碳日”。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关于碳达峰中和战略部署,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
三明学院“九闽拾艺传媒”暑期社会实践队实地旅游调研|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多次就乡村旅游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
山东学子三下乡:悠悠幸福道,健康千里行
健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大多数人却只是浅显了解,敷衍应对,并不放在心上,在这个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健康问题更为多元化,虽然我们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变多了,但是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忽视,直至疾病缠…
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中华复兴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扎实推进高校主题教育走深走实。7月8日—10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团委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
走进乡村,与教育同行——记7月13日雷州市唐家镇元奏村走访调研
乡村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在城乡差距日渐扩大的今天,地区的教育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为了更好的了解雷州市唐家镇元奏小学乡村教育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岭南师范学院暑…
萤火相传,公益不停
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20日电(通讯员张雨佳)志愿服务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志愿者所体现和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雷锋精神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南京师…
勿忘七七事变,青史可鉴烛照未来
大学生网报7月9日电(通讯员李紫珊)以史为鉴,更激励今日之青年,缅怀先烈的同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韶华,开创未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第四分队在京山市温泉街道高潮村开展…
不忘初心,坚持奉献
不忘初心,坚持奉献时光如白驹过隙。2023年7月20日是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也是队员们支教的第15天,蒲公英实践队队员们按照小组前往支教地点,继续支教。如果青春有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