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湛科学子“三下乡”:追寻蒲织记忆,弘扬非遗工艺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湛江科技学院美术

湛科学子“三下乡”:追寻蒲织记忆,弘扬非遗工艺

通讯员:林美欣、欧泽巧、王媛婷

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蒲织文化,让优秀的非遗蒲织文化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7月9日,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赴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以“追寻蒲织记忆,弘扬非遗工艺”为主题开展湛江市麻章区优秀非遗文化实践调研,此次调研活动旨在宣传蒲织产品的制作过程,让蒲织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蒲织文化。

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石云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李宪村的粤恒工艺厂,对蒲织工艺品生产全过程进行学习与调查。

(图为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提供)

蒲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水景花卉。也造纸原料、蒲席等;蒲草编织也就是指利用蒲草根部以上的蒲茎、蒲叶和蒲莛三部分作为材料进行的编织创作。蒲织产品的编织首要任务是蒲草晒制。在太平镇的马路上,晒制蒲草是随处可见的。

(图为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提供)

蒲草编织技法分为布经和编纬两类。布经也叫打底或起头,一般最常用的布经方法有单经和双经两种;编纬就是在布经的基础上,进行蒲草编织品编织的方法,传统的编纬方法有平编和绞编。走进粤恒工艺厂,手法娴熟的蒲织工艺人正专注于她的产品编织。一个风扇、一把椅子、一双巧手、一捆蒲草,经过时间的沉淀,蒲织工艺品的雏形就此形成了。

(图为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提供)

一个完美的工艺品离不开外光美化的点缀。将编织好的蒲织品放在由玫瑰精颜料调制成的染料锅染制,染制的时间决定蒲织品外观的着色程度,为了保证订单的质量,染制这道工序非常重要,看似简单的染制工序,却要有丰富经验的染织工艺人才能够完成。

蒲织品易受潮湿天气影响,不易保存,易发霉,且由于蒲草编织的产品不够坚固,因此染制好的蒲织品通过晾晒还要过胶,过胶这道工序是蒲织品的关键,保证蒲织品品质是生产企业树立诚信形象的重要渠道。

经过过胶的蒲织品还要进行最后一步工序—晒干,才能真正完成蒲织品的制作工序。蒲织工艺品的生产离不开蒲织工艺人的匠心投入。

(图为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提供)

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坚持“以草筑梦,编织青春”,将个人与蒲草非遗传承与弘扬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01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七彩假期,爱心义教
中国青年网荆门7月5日电(通讯员彭周倩)7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留梦荆楚”暑假三下乡服务队于湖北省荆门市希望家园正式开课,七十多名志愿者老师奔赴各个社区正式开启暑假支教之旅。针对本次…
红绿思政·新模式探索——浙江农林大学师生赴潜川镇开展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为探究促进大中小学生思政一体化落实的新模式新方法,浙江农林大学“红绿思政·新模式探索团”于7月12日至15日赴浙江省临安区潜川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结合林学知识与红色思想教育,对当地的镇团委…
走进乡村,感受支教的温暖
中国青年网荆门7月7日电(通讯员张瑛杰)为响应国家政策,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希望与改变,7月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留梦荆楚”暑期社会实践第12分队在荆门市子陵村进行了支教活动,小朋友们充满求知欲望…
借实干整饬自我,以笃行充盈青春
大学生网报汉川7月20日电(通讯员马敬峰)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用教育的力量,点亮农村孩子的未来,丰富留守儿童暑假生活、助力其健康成长,健康湖北行-赴汉川市福星小学社会实践队暑期“三下…
反邪进乡村,健康你我他
为提高群众的防邪反邪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023年7月20日上午九点,温州大学科普反邪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舜岙村开展了反邪宣讲暨老年人健康普查活动。本次活动还联合了温州医科大学的师生,旨在向老年人科普反邪…
助力乡村振兴,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研护芽”薪火实践队在行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实施“希望工程·陪伴行动”,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研护芽”薪火实践队选择了贵州省作为重点调研方向。在7月17日,该团队前往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平模社区开展实地队在行…
点亮希望共创未来,暑期支教书写希望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怀揣着梦想,肩负着时代的责任,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高扬理想风帆,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正因为如此,我…
二师学子三下乡:体育陪我行,快乐永相伴
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身心健康,2023年7月20日,京鸿志愿服务队第七分队来到三角洲社区,为孩子带来有趣的体育游戏课。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
看福星标语,陷知识海洋
当我们步入校园,往往会被一幅幅标语所吸引。这些简短而饱含深意的标语,总能在我们心中引发一系列的思考和感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次我因学校标语而展开的深思之旅。今天,我走进学校的大门,在门口的…
湛江学子“三下乡”:弘扬蒲织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湛江学子“三下乡”:弘扬蒲织文化,推动乡村振兴通讯员:林美欣、欧泽巧、王媛婷为了进一步加强新时代蒲织非遗文化—蒲织的传承与发展,将蒲织文化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弘扬蒲织文化,推动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