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制作手工课使我重拾自己、培养教师素养
西华师范大学“寻梦计划”实践队在成都市天府新区合江小学同四川农业大学实践队一起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手工课,在手工课上我们教学生们用鸡蛋托、颜料和毛线来做风铃。在上这堂课之前,我还很担心小朋友们会没有耐心做手工,不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结果出乎意料,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认真投入到风铃制作。通过这堂手工课,我有了许多感悟与收获。
我们实践队设计的课程是先放一个风铃制作视频,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然后分发制作材料并给学生讲解作用,最后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我们在旁边辅助。在手工课上,学生们认真跟随实践队成员学习风铃制作,看着他们专注的模样,我不禁想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接触到更丰富的世界,学习到更多知识。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失去了最初接触到新事物时的好奇与欣喜,甚至有点儿害怕新事物的出现。我看着课堂上小朋友们对做风铃这件事感到兴奋的样子,恍然若失,发现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对待新事物的兴奋。
我觉得自己越长大越害怕接受新事物,感觉新事物是打破现有生活模式的罪魁祸首。我在规划的过程中向前迈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焦虑不安,丧失了许多生活乐趣。渐渐的,我就开始害怕新事物的出现打断计划,害怕面对未知的状况,这就产生了焦虑。
通过这次到小学支教的活动,与小学生经常接触后,我慢慢地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从前的样子。这次手工课上在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风铃的过程中,我逐渐找回尝试新事物时那种兴奋与激动的心情。
此外,小朋友们之所以对做手工充满热情与期待,可能是因为无知。由于接触未知的事物,不曾试过,不清楚其可能的结果,因此不会产生害怕的情绪,对待新事物的态度就很宽容。而我在长时间的模式化学习中,知道的越来越多,同时也对未知的存在感到更加抗拒。手工风铃制作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技能,也使我从他们身上逐渐找回失去的童真,释放了紧张的情绪,放松心情。这个课堂给了我面对未知事物的勇气,让我做事不再束手束脚,大胆尝试。手工课也使我重新获得了自己动手的乐趣,使我充分释放本性,对探索未知感到兴奋。
手工课结束的时候,实践队成员叫做好风铃的小朋友们展示自己制作的风铃,我看着学生们自信地拿着自己做好的风铃向同学们展示,那积极飞扬的神情让我羡慕,同时也感到高兴,高兴的是中国未来的接班人是那样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通过这堂手工课,我从中了解到做一名老师的需要具备的一些要素。首先,要给小朋友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索环境。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创新和探索精神,了解学生们的年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平等的学习环境。其次,还应认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不同孩子在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的发展有快慢之分,我们应认真观察学生,了解掌握他们的不同点,给学生主动思考,想象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鼓励与帮助他们,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后,我还明白了学生不仅是学习者,还是一个有能力的思考者。他们有自己分析事物的逻辑,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我们无可比拟的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给学生上的这堂手工课使我提前了解到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对我未来成为教师有所帮助。同时,我也在小朋友们身上逐渐找回最初的自己,并对失去自我的原因进行思考,重新认识自己。(通讯员 欧茂)
图为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风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茂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指导学生制作风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茂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04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