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红色基地,弘扬工业精神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张蓉

红色工业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形成的工业遗存,是百年来我国工业化建设的见证。为了更好地学习党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践小组队员前往了红色工业基地,深入地了解中国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征程。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是抗战期间工厂内迁的遗址保护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沿海沿江地区的民族工业遭到重创,为了躲避战火,许多企业纷纷选择向内地迁移。1938年,申新纱厂从武汉西迁至宝鸡。为了掩护工厂防御日机轰炸,1940年3月,纱厂经理李国伟组织人员在长乐塬南坡下开挖窑洞。1941年4月,窑洞车间正式运转生产。战争期间,窑洞车间经受了日军的多次大规模轰炸,依然完好无损。除此之外,申新纱厂将生产的产品一大半低价供给军方,并进行了捐款等活动,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中国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称为:中国抗战工业奇迹。

队员们最先参观了宝鸡工业遗址博物馆内迁工业史展厅,看着展厅内详细的图片与文字叙述,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情况的危急,感受到了纱厂领导人的果决与工人们的艰辛与勇敢。在这里,队员们看到了从抗战、一五、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宝鸡工业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窑洞内放置的设备实体的遗存,将当年申新纱厂如何为抗战源源不断地供应军需民用品的场景呈现在了眼前。

随着指示牌的指引,队员们参观了现存抗战时期全国最大的窑洞工厂、申新纱厂办公楼、乐农别墅、薄壳车间等四处历史遗迹。园内建筑设计别出心裁,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烈日炎炎,园区内的青山上还有许多工人劳动的身影。

在窑洞工厂游览路线的终点,队员们看到了“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标语。走过那些历经波折的建筑,看到历史遗留的沧桑痕迹,队员们都不免心生感慨:在国家危难之时,全国各行业统一战线,抵御日寇入侵,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发扬传承工合精神,不忘历史,砥砺奋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06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曲师学子资助宣传下乡行
7月1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乡村筑梦”实践队开展专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来到了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小市镇及毛安村。团队成员向大家系统介绍了实践团队的活动目的和内容,并以巢湖学院大学生资…
促进民族团结,谱写乡村振兴篇章
为深入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民族团结。7月13日,重庆交通大学“星火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枧槽苗族乡开展实地调研。…
文化兴村、生态兴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推进实践调研走深走实,2023年7月12日,长安大学“追寻领袖足迹·厚植青年担当”暑期社会实…
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
本网讯(通讯员:陈一恺)今天我们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朝夕实践队来到了南京市溧水区金牛敬老院看望老人,走进敬老院,我们的实践队队员们都亲切的和老人们一起聊天,老人们刚开始还有点拘束,但是后来和我…
萤火之行,伴我成长
大学生网报上海7月20日电(通讯员王赏月电)为了丰富学生暑假生活,减轻了家长作业辅导的负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开展了“萤火之行,灼华凤城”公益志愿活动,促使学生和家长有一个快乐且充实…
三下乡第一天—初见乡野风情:三下乡第一天的惊喜相遇!
中国青年网荆门7月4日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文昌)为践行安全暑假,远离电子产品,还学生们一个快乐安全的暑假。7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留梦荆楚”社会实践队在子陵铺镇华阳村迎来了开班仪式!孙老师以…
武汉学子三下乡:文化塑情怀,经典咏流传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0日电(通讯员周羽佳)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0日去往通海口镇向阳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据悉…
走近千村观察,唱响乡村振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确保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亲切关怀青年成长成才,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
社区添风彩,社会增文明
做好社区的文明环创宣传,促进襄阳文明城市的建设。近日,湖北文理学院“绘梦”实践团队前往高庄社区进行文化墙的绘制。根据当今社会网络发达,社会上、网络上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社会文明发展的言论和内容。盗…
一份珍贵而独特的回忆
本次三下乡地点是益阳市安华县大福镇孟家村东风小学,在去那里的道路上,已经可以看到公路两旁那连绵的稻田,还有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到了目的地,接待我们的是李书记,本以为书记应该是很严肃的,见面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