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推进实践调研走深走实,2023年7月12日,长安大学“追寻领袖足迹·厚植青年担当”暑期社会实践队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参与实践调研。团队成员先后深入中条山神潭大峡谷和普救寺进行调研。
青山绿水,建设生态文明
2019年世园会的开幕式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月12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的中条山神潭大峡谷。这里气候宜人,夏天的山间,有掀水起波的风从山口穿堂而过,白天没有热浪,十分清凉,碧水蓝天、绿树红花、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风景图。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位于永济市东南方,群山环抱,气候冬冷夏凉,是夏季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图为实践队在水峪口村合影
图为神潭大峡谷景区自然景观
绿水青山,宜人风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辅相成,让青山绿水的峡谷,写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样说到:“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保护地球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书写人与自然的共生美好画卷。
金山银山,以生态促振兴
生态兴则文明兴。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留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水峪口古村位于神潭大峡谷景区内,峡谷风光优美,古村古朴繁荣,神潭大峡谷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当地乡村振兴的脚步;旅游消费的升级也带来各种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激增,人们对高品质、生态型衣食住行的需求明显增加;迎合新时代、新形势、新发展的需求,让当地能因地制宜,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图为实践成员参观神潭大峡谷
以巍巍中条山廊道为脉的文旅经济示范带,推动永济、盐湖、芮城等县(市、区)沿线实现自然生态优势向文旅经济优势的大跨越;宛如彩带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串联起沿途生态、农业、文化和乡村旅游等资源……青山绿水养育代代生民,以生态促进乡村振兴,人民携手努力, 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现实例证。
文化兴村,乡村全面振兴
7月12日下午,团队来到运城市永济县的普救寺,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境内的峨眉塬头。这里是我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该塔紧邻西厢村,是推动该村扶贫事业发展的重要旅游产业。团队成员徒步爬上山顶,通过当地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建筑布局依地势自下而上,分三道轴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除天王殿为明代形制外,其余为仿宋建筑,东轴线上有僧舍、枯木堂、香积厨、斋堂等,均为明清形制;西轴线上有山门、大钟楼、莺莺塔、塔院回廊、大佛殿,最后为别墅花园。除山门为明代形制外,其余均为仿唐建筑。西厢书斋是一座具有北方古建风格的三合小院,相传为崔相国夫人及莺莺、红娘的住处。《西厢记》故事中的“惊艳”、“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情节都发生在这里。一方面,成员们被普救寺的壮丽景观所震撼,倾佩古人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成员们也被西厢记的故事所打动,在寺庙中,随处可见的同心锁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记得前不久网络上有一个热议的话题,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上进只上香,我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片面了,现在很多人喜欢在假期参观各种寺庙,这不正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雅趣吗?他们不再沉迷于网络和口腹之欲,而是将视野转向了文物古迹,我们总强调传承文物古迹,继承前人智慧,如何传承?我想这就是一个好办法。一个个同心锁上,有爱人之间的海誓山盟,有保佑家人平安幸福,也有祝愿自己事业有成,暂且搁置偏见,我相信来这里的人们都对生活充满希望,都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党的领导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2021年我们更是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伟大任务,人们不再担忧自己的衣食,人们渐渐发现,吃饱饭不是美好生活的终点,而是起点。乡村振兴,一定是经济、文化、人才、生态、组织五位一体地全面振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底蕴,普救寺是西厢村的根,是西厢村的命,不守住命和根,谈不上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今年五一普救寺的参观人数达2.935万人次,同比增长4216.18%,与2023年春节相比增长65%,与2019年2.1134万人相比增长了39%;门票收入93万元,同比增长5900%,与2023年春节相比增长31%,与2019年相比增长20.7%,这说明,普救寺为当地人民带去了源源不断的宝贵财富,因为成员们住在西厢村村民的家中,所以没事就与当地人民闲聊,当地百姓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子,没有人不知道西厢记的典故,提到普救寺,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笑容和骄傲。
图为宣讲团成员眺望普救寺景观
图为普救寺内游客悬挂的同心锁
生态兴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普救寺向下眺望,大片大片绿油油的天地映入眼帘,田连着山,山连着村,村环抱着普救寺,生态环境自成一体,位于永济的西厢村只是永济生态发展的一小部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作为山西黄河段的一个节点,永济也是黄河文化传承保护发展的重要一环,鹳雀楼的诗句、黄河边的铁牛、普救寺的传奇……这些都将在一个更高更广的层面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也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并举,永济是我们的榜样。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部分指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是天更蓝、水更清、田更绿,永济做到了、永济仍然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06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