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非遗之美、品湘绣之韵,7月15日,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团支部赴长沙市开福区茶子山村“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学生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沙坪小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共有来自中国、尼日利亚、津巴布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泰国等7国的12名中外学生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图:中外学生参观湖南再红刺绣艺术博物馆
紧握红色血脉 绣出家国情怀
习近平主席在谈及非遗保护时曾强调:“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湘绣作为湖南的灵魂之一,承载着湖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湘绣以传统的绣技和独特的构图形式,将湖南的山水风光、历史传说和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不仅展现了湖南的独特魅力,更传递了湘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斑斓锦绣之中,还蕴藏着民族的革命火种。湘绣绣庄在抗日战争中充当了情报交流站的重要角色,常常被用来承载隐藏情报的重要信息。在抗日战争时期,湘绣绣庄成为了一种安全、隐蔽的情报传递方式。通过绣庄,抗日力量能够秘密地传递军事、政治和情报等重要信息,起到了保密通讯的关键作用。
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文化殿堂,馆内珍藏着丰富多样的湘绣作品,令人叹为观止。其中,红色题材特展成为博物馆的一大亮点。红色特展,是几代湘绣人表达爱国之情、传承发扬湘绣技艺的集中体现,也是接受红色教育的好机会。馆中陈列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红色题材作品,毛主席端坐其中,目光所及,革命事业蓬勃发展。此外,《十大元帅》、《四伟人》等作品也陈列其中,国际学生们静心欣赏着这些绣品,在听到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后,无一不被中国革命英雄的精神而感动,对中国当今的高速发展心生敬畏。
图:天利湘绣博物馆的绣娘正在制作绣品
千年湖畔湘绣飘,传承火种燃灼心
一针一线铸就工匠精神。参观毕,我们有幸采访到天利湘绣博物馆的胡义平老师。“湘绣的一针一线都来之不易。每一个绣娘都需要经过多年的历练才能换来满意的成果。”她说,“真心热爱湘绣的人才能坚持下来。”湘绣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传承,由于湘绣产业经济效益转化慢,获得收入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沉淀,因此转业的情况较多,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同时,湘绣青年人才的储备较少,这也给湘绣的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挑战。
在参观再红刺绣艺术博物馆时,新湘绣的发展似乎有着不同的趋势。虽然年轻一代绣师可能刺绣的技艺仍需打磨,但是在设计方面有着新潮的审美,符合当下的年轻市场。馆长常江先生与江再红大师母子二人共同致力于湘绣发展,注重设计创新,立足年轻市场,设计背包、旗袍等湘绣产品,大大提高了湘绣产品的附加值,满足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让湘绣能够被更多人接受。
绣娘们用心勾勒,翩然而动,每一丝每一缕都蕴藏着她们的辛勤与智慧。作品中的花鸟山水,线线皆精,彰显了湖南的独特风情。每一幅湘绣作品都是绣娘们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守望,是对湘绣艺术的传承和创新。这些作品激发了同学们对湘绣的崇敬与赞美,让我们珍视每一针的凝聚与付出。
绣出辉煌,湘绣与国际刺绣文化美丽共舞
湘绣作为中国传统的绣艺文化之一,以其精湛的刺绣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多年来,湘绣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同时,也积极地与国际刺绣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展现了美美与共和共同发展的精神。
来自尼日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的留学生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代表性传承人江再红大师近距离交流,在体会湘绣之美的同时,也展示了本国刺绣的图片、服饰等内容,助力湘绣国际交流。
图:尼日利亚留学生奥路在向江大师请教刺绣针法
湘绣与国际刺绣文化的交融,不仅丰富了绣艺艺术的内涵,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它们相互借鉴、相互启迪,使得绣艺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展现出多元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湘绣与国际刺绣文化之间的美美共融,不仅是艺术的对话,更是文化的交流,呈现出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绣艺世界。
通过这次活动,湘绣的精神和艺术价值将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在未来,我们期待能够看到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体验湘绣之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长河中熠熠闪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08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