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洋隔千里,诗情传万里

来源: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 作者:14季快乐营湖岭分

爱是什么,我曾琢磨。

爱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却饱含关爱,温暖心房;是一场久别重逢的拥抱,跨越千山万水传递的温情;是一份无私的付出,默默守护你的笑颜;是一道融合无尽思念和爱意的目光,静静在一旁守候你的成长。父母常年离乡,寻常孩童习以为常的父母问候、拥抱、流转于目光间的交流,于侨宝而言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即便如此,他们心中爱意依然不减,他们渴望爱、更渴望被爱。在诗歌课上,志愿者给侨宝们布置了“给妈妈写一首诗”的作业。侨宝们将心中无限爱意倾注笔下,一行行稚嫩话语饱含着真挚的情感,一笔一划间传递世间最纯真的眷恋,无需过多辞藻修饰,便足以使人动容。

“妈妈,我爱着你,你一定要记着,当我念着你,无穷无尽的美,在我脑中飘过,妈妈你要记得,我爱着你已经很久很久了。”张建洋小朋友不是个轻易展露情绪的孩子,遇事总是腼腆地笑着,内向而温柔。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前往意大利务工,视频电话已是唯一与妈妈相“见”的方式。话语上的内敛与含蓄掩盖不住他的情愫,笔下的默默深情更加震耳欲聋。几千公里的距离磨不灭孩子心中的炙热情意,纵使远隔重洋,爱意仍然无声生长。

金恩添小朋友一笔一划地写下名为《暖暖》的诗句——“暖暖的太阳光,暖暖的照。暖暖的母亲,暖暖的拥抱。母亲的脸颊暖暖的,我为她送上暖暖的茶。”当志愿者们问起:“为什么每天中午都在写作业呀,不累吗?不想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吗?”这位个头小小,脸蛋圆圆的小朋友却只说,“想……但我要拿第一。我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累的时候就也会和妈妈打电话,妈妈会安慰我和我聊天。”是啊,溶于血肉间的亲情岂能被空间上的距离轻易阻隔,远在千里之外、天涯一角的母爱,如星夜空中的一轮皎皎月影,透过层层黑云,始终温暖照耀着金恩添小朋友,只道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妈妈,我爱你很久了,我爱你做的早饭,我爱你晒的被子,我爱你讲的故事,妈妈,我已经爱你很久了。”潘子涵提到妈妈,这个平日里活泼得有些无法无天的小男孩变得害羞腼腆起来,一点一滴地叙述着对妈妈的爱意,最后,低着头小声呢喃,“我好想她,我也可以给妈妈做早餐、晒衣服、讲故事……”只是,三年级的子涵还不明白爸妈离开的真正原因,他只是想:如果我再乖一点,妈妈是不是就不会走了?

小朋友们或许并不懂得何为韵脚,何为对仗,然而他们笔尖所写皆为真情流露,目之所及皆是真挚童言。他们渴望爱,如同干旱渴望甘露,渴望一丝清甜的溪流;如同夜晚渴望月光,渴望一束明亮的光芒。

作为志愿者的我们也在小朋友认真书写的字符中,感受世间最单纯、最美好的亲情,我们也将继续传递着爱与温暖,倾听着侨宝们的诉求、陪伴着侨宝们的成长。爱是什么,我已领悟——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无惧岁月变化、光阴流转;是一种无言的美好,种下希望的种子等待成长。年幼而敏感的侨宝,读懂了父母的辛劳和付出,用诗歌编织着对父母的深情爱意,倾诉着内心的思念和牵挂。他们的诗句被爱浸润,宛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散发着温馨和感动。侨宝们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着心中最深沉的爱意,期盼着下一次团聚。侨宝们的守望,亦是对父母爱的最真实的回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10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七色光点亮乡村文化:执美育之灯,亮非遗之路
2023年暑期,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七色光”团队开展了以“执美育之灯,亮非遗之路”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素质拓展课程活动于7月中旬在在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展开,实践团队成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
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了解集市行情,促进乡村发展
中国青年网平顶山6月26日电(通讯员张国辰)农村集市是建立在商品交换基础之上的一种市场形势,交易的物品一般为日常用品和易消耗等低级物品。一般建立在道路的两边。为了了解农村集市的行情,6月26日,河南城…
三下乡支教:音乐课学生们激情澎湃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下乡支教项目应运而生。这个项目旨在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投身实践,筑梦未来
本网讯(通讯员肖玮琪),7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心语心荷”志愿服务队走进硚口区各社区开展实践。实践队员们致力于带孩子们从实践中感受科学和语言学习的魅力,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薪火“乡”约盛夏,实地探寻初心 ——商学院“关于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收入效应调研”队开展
薪火“乡”约盛夏,实地探寻初心——商学院“关于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收入效应调研”队开展线下调研“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7月20日,针对农民土地流转收入状况与乡村振兴相关策略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商学…
三下乡支教:体育课学生大放光彩
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仍然相对不足。为了弥补这一差距,许多城市学校和志愿者组织纷纷开展了“三下乡”支教活动。这项活动旨在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
夏日融融,情思暖暖
“家”是最温馨的字眼。它代表的是爱,是幸福开始的地方。家是侨宝成长的底色,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带着家庭的影子。为叩开侨宝们紧闭的心扉,志愿者们兵分三路,跨越几乎大半个湖岭,走街串巷,开启了家访之旅…
支教路上的困难与挑战
下乡支教,虽然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但其中却伴随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这些困难不仅来自于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更体现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我在这次支教旅程中亲身经历了一些困难,使我更深刻地…
筑牢青年理想信念之基,奋斗乡村振兴第一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
武科大“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孩童声声道桑蚕 翻转课堂共成长
(通讯员陆浩恬石雨荷)“桑蚕文化是我们这里的特色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7月20日上午,萤火三班开展了主题为“把恭心献给大自然”的德育公共课,五年级学生谭紫宸作为小讲师,带领师生共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