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张宇辰

导语: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瑰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以仁、礼、义、智、信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追求个人修养与社会进步的统一。为了更好地学习儒家思想并进一步增强自我认知,我们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曲园暖心实践队于7月6日来到了山东济宁的孔子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亲身感受博大精深的儒学文化,增进对孔子人生哲学的理解和认识。

走进原始文明,在历史气息浓厚的地方安心的走,感受每一件藏品的故事。我们之所以选择博物馆作为目的地,进行社会实践——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是因为整个世界都在向着合格的“成年人”进发,而博物馆却为我们保留了一条脐带。

图为整个博物馆参观的序幕,是孔子博物馆最重要的视觉中心。中国青年网通信员 黄煌焱 摄

我们穿梭孔子博物馆,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感受两千五百多年以来,孔子的血脉在洙泗之滨代代相传,体会“文化瑰宝,智者圣殿”。缓缓踱步历史长廊,当思想之波澜汇聚,相互碰撞的瞬间,如同艺术之交响,在灵魂深处奏响。孔子的智慧之光则总是投射在每个人的心中,恰如此刻我们伫立在大厅之中,默默凝望着那朦胧的孔子之像。恍惚间,孔子已经来到我们的面前,他的面容庄重而又智慧,仿佛在默默地述说着古代智者的辉煌和思想的博大。回过神来,思绪依然萦绕,自此开启了这场心灵之旅。

图为二层展厅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 中国青年网通信员 黄煌焱 摄

走进展厅,古籍和文物静静陈列其中,它们如同珍贵的财宝,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我们静静地凝视着那些古老的经典,每一页都承载着孔子智慧的火花,每一行字迹都勾勒出他的思想轨迹。我们仿佛穿越到他的时代,与他对话、思索,共同探寻生命的真谛。柜中古籍静看时光流逝,却记录下孔子及其弟子思想的结晶,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也出自其中,细细研读,孔子研究《周易》的故事让我们最受触动。据传,孔子晚年对《周易》情有独钟,他的翻阅使穿竹简的皮带断了多次,“韦编三绝”的故事也就这样流芳千古。孔子的专注和不懈努力告诉我们,学习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自我修养和人生的成长。而西周时期,学在官僚,只有王公贵胄等少数社会上层子弟才有机会读书。春秋之世,官学废坠,私学勃兴,孔子应时而作,设教兴学。无论地位高低,出身贵贱,只要有心向学,孔子均予以教诲,将知识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阶层。所以“有教无类”一词流传至今,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思想上启示了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文化、教育的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还为新时代人人有书读的现象产生丰富的原料和打下夯实的地基。

图为孔子帮助盲人乐师冕的“相师之道”。中国青年网通信员 李启轩 摄

而参观孔子讲学的场景更是让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他的智慧和教诲。我们看到了孔子坐在那里,言简意赅地传授着道德、人性和社会伦理。他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培养品德。他的讲学方式强调个别化教学和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深深地触动了我们,让我们明白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和引领人生的关键。孔子思想中的健康人文智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相师之道在《论语·卫灵公》中记载了孔子帮助盲人乐师冕的具体方式,孔子参加宴会时看到师冕到来,耐心地为师冕指示台阶、坐席及众人的位置。这些行为体现了孔子的“相师之道”。他以身作则,现身说理,用仁爱点亮那个时代的健康人文之光,生动描写了孔子对残障人的健康人文关怀细节。现如今社会有在尽最大努力消除残疾人出行障碍,譬如城市盲道、电梯和自动门等盲人专用设施,还有就业上帮助残障者掌握劳动技能,并为其提供就业机会。这也是从千年前就已经存在,而现如今的我们就应该提倡并传承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

走出孔子博物馆,我们心怀感激和敬仰。《论语》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源泉,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孔子的智慧和教诲如同一片蔚蓝的天空,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宽广与深远。他的思想与我们心灵相碰撞,激发出一阵阵涟漪。我们决心以孔子为榜样,脚踏实地地追求真理,修炼品德,用智慧和美好的行为去影响和改变世界。

孔子博物馆是一座智慧的殿堂,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审视自己的成长和人生追求。它唤醒了我内心沉睡的智慧之火,点燃了我们前行的勇气和激情。在这片肃穆的殿堂里,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图为实践队员在欣赏《朱批谕旨》,《朱批谕旨》是雍正帝处理政事的原始档案。中国青年网通信员 李启轩 摄

通过参观孔子博物馆,我们不仅对儒学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到作为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我们将以儒学智慧为指导,践行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努力成为有道德情操、有文化修养的新时代大学生。同时,我们也将把参观孔子博物馆的宝贵体验与他人分享,以促进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儒学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传承和发扬儒学文化的智慧,为建设和谐、进步的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在儒学智慧的指引下,与时俱进,追求真理,成就更加美好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11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青春答卷”
理论是实践的支柱,实践是思想的具象化体现。为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2023年7月17日,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筑梦童心,智引未来”志愿服务队赴新都区斑竹园街道安桥村便民服务站开始了为期…
重电“萤火虫”三下乡:打开心灵之窗,洒满希望之光
大学生网报重庆7月9日电(通讯员佘妮娟高国桤唐龙飞)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关注和推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和和谐安宁的社会。2023年7月9日,重电“萤火虫”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同心同行”反邪崇科志愿服务队开展“DIY手绘T恤”主题活动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同心同行”反邪崇科志愿服务队开展“DIY手绘T恤”主题活动手绘艺术是以手工为创作手段的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深深的受到人们的喜爱,为提高小朋友们绘画能力、锻炼小朋友们的想象和创造…
夏日公益行,下乡暖童心
大学生网报7月17日电(通讯员王晨燕)教育促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规划和重大民生工程,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经,为提高乡村基础教育,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指导老师来到楂树坪中心小学为孩子…
回望革命征程,传承红色精神
回望革命征程,传承红色精神辛亥革命博物馆,一座承载着中国近代史中深刻记忆的场所。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我有幸来到了这座博物馆,感受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岁月,也让我深有感触。这次参观我既看见了历史的苦…
湛科学子三下乡:参与绿美植护,助力乡村振兴
湛科学子三下乡:参与绿美植护,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7月10日,湛江科技学院“学服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一行16名学生在指导老师李静雯的带领下,奔赴信宜市贵子镇进行为期七天的实地调研活动。本次…
武汉学子三下乡:大学生走进乡村,传播爱眼护眼知识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1电(通讯员白洁)为促进小孩子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播非遗文化遗产,陶冶儿童情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郭河镇经纬村,开展了一项别开生面的志愿活…
湖北学子三下乡:深入走访调研,让心理健康伴同行
与心灵相约,心理健康伴同行。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之一,也是儿童教育的主题之一。健康的心理使人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自身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因此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
赓续红色血脉,练硬胜战铁拳
为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的青春生活增加一抹亮丽的色彩,在2023年的暑假我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更好的理解红色文化,践行当代青年的青春使命,我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淬火光晔实践队,和志同道…
二师学子探寻乡村振兴的红色密码
大学生网报黄梅8月27日电(通讯员石周杰)乡村振兴的时代已经到来,用亲生经历感悟乡村振兴的新结果,将劳动教育融入实践之中,2022年7月10日至1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在黄梅下新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