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万物兴茂。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和许多青年同伴一样满怀憧憬,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留梦荆楚”下乡团队的引领下,奔赴人生象牙塔之外的第一个阵地。当摇摇晃晃的大巴车穿过林立的高楼,隐入乡间的尘土与枝桠,我心中对乡村的描摹终于落到了实处。它沉稳而静谧地向我敞开怀抱,似乎是在欢迎我的到访,又仿佛是在期待我对它的刻画。
数十年书院学习,我对“乡村振兴”并不陌生。它作为一颗种子被政策的春风播撒至华夏大地,从青年的志向理念中生根发芽,最终随青年回到乡间的田埂,开出富饶与繁荣的花。我是那万万千千青年中的一个,携着沉甸甸的愿望来到一片原始的土壤,期待着将它温养。当然,不论多么贴切的设想都比不上真实的触碰,我步行穿过有些冷清的街巷,目光跃过参差的屋舍,这片乡村似乎总是沉默的。不同于都市的灯火交错,它含蓄而羞涩地缩在群山之间,显得有些笨拙。
当我正式见到那群质朴的孩童时,一直轻盈的脚步终于多了些带着重量的踏实,也许这就是责任的热忱。我第一次坦诚地与那样纯粹地眸子相望,看到许许多多的渴望与向往。而那些早已被我拥入怀中来的平凡,对于他们来说却仅仅只是书本屏幕上单薄的只言片语。也许直到此刻我才真正意识到,乡村为什么需要“振兴”。在“世外桃源”这一外衣的遮蔽之下,藏着简单而残忍的落后。这种落后可以是公共交通的空缺,也可以是街头巷尾的萧条,最明显的,无疑是教育资源的匮乏。我将永远记得那片窄小的校区,也不会忘却需要自发在商店购买的暑假作业。而这,或许就是我来到这里的原因,我恳切地期望着为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留下些什么,是祝福,也是寄托。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作业疑难,让小朋友理解应用知识。中国通讯网青年 秦小婷 摄
这与寻常的补习班是截然不同的,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也不只是服务某一类学生。小小的教室坐满了孩子,有的还在幼稚园里练习拼音,有的却即将跃入中考的江流。他们熙熙攘攘地聚在一起,忐忑而懵懂地将一个月的时光交予我手中。乡村振兴,他们是未来。每一个孩子,都是故乡的火种,这片肥沃却未被开垦的土地,也只能由自己哺育的孩子来建造。我并未执着于课本知识的灌输,在这短短的月余,我并不奢求他们蜕变得多么聪慧或者优异;我更愿意为他们讲讲篱笆栅栏之外的故事,带着他们去动手实践许多新鲜的事物,我不能为他们带来富裕的果实,可我能擦干净一扇望向天际自由的窗,那里或许有他们向往的灯火。灯火之下,会映出他们走出重山的影子。
图为小朋友们互相帮助,享受共同解决问题的快乐。中国通讯网青年 邹发京 摄
乡村是沉睡的林,它的财富藏在层层叠叠的叶子里,等着新鲜的血液涌入,灌溉催生出富饶的果实。我匆匆停驻,为尚且年幼的树苗留下一隅自由生长的空地,许下枝繁叶茂的期许。每一个被孩子们收入怀中的火种,都将指引他们走向振兴的大道,我随广大青年一同分发这些火种,开拓前进精神代代相传,连林成森。乡村振兴于青年奔走的脚下落实,复兴伟梦于薪火相传的教育中生辉。
(通讯员 邹发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11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