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巧用鸡粪破解农村环境污染与退化地土壤修复难题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作者:福师地理

为了深刻认识农村环境污染与退化地土壤修复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2023年6月,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组建了“粪”发“土”强——鸡粪智用助力水土保持的技术推广实践队前往福建微生物研究所、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宁化、清流县赖坊镇开展以“化粪为肥护水土,良田沃野护青山”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坚定了以学科知识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使命,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实际应用素材。

畜禽粪污处理难,菌剂发酵来解决

2023年6月26日上午,“粪”发“土”强实践队前往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参观和交流。寻找适合的微生物菌株与发酵菌剂是鸡粪智用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在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及课题组老师的讲解下,实践队员了解研究所的基础设施,学习各种仪器使用方法,熟悉菌剂的制备流程。在学习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就菌剂生产问题与研究所老师进行深入的探讨,在交流中夯实技术基础。

参观完毕后,实践队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将菌种接种至LB培养基中、制作琼脂平板以及摇床恒温培养,并且也进行了发酵罐灭菌、菌种接种、菌种转移等一系列操作,掌握了研究所生产车间的基本流程,学习了菌剂的基本制备过程。

2023年6月26日下午,实践队队员前往大丰山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公司创始人谢长平就鸡粪污染大、处理困难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从公司的角度全方面了解了禽业粪污处理的痛点。并且在之后考察过程中下乡调研,以村民视角了解畜禽污染问题。通过两个视角结合,队员坚定以鸡粪智用实现水土保持作为团队助力乡村振兴的解决方案。

随后,实践队员学习和了解鸡粪发酵场地的基础设施,对鸡粪发酵场地环境有了初步了解。在陈志彪老师和谢长平董事长的指导下,队员通过接触了解土壤调理剂产品,学习观察产品特点并体验由鸡粪制成的土壤调理剂的搬运装载过程,深入了解土壤调理剂的功能与效果。

水土保持道路艰,肥田沃土百姓甜

2023年6月27日早上,同学们在宁化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工作人员罗忠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水土保持科教园内的室内展示大厅,参观了宁化县水土保持工作的那段艰辛历史里留下的记录。馆内展出工程队人员下地挖坑、种树的图片、习总书记的激励话语、水保工程效益突出而获得的牌匾。水保历史这幅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让我们感受到了治理闽西水土工作的科研人员一路走来的坎坷与不易,也让我们深刻的明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件经年累月的事,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也应当加入生态建设的工作中去,小则维护身边的环境,大则加入治理工程中去。

2023年6月27日上午,团队前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宁化县人民政府共建的亚热带紫色土壤侵蚀退化区生态恢复野外观测研究站,观察站观摩了的水土保持径流小区,试验小区,盆栽试验区,以及人工降雨实验等,直观体会不同水保工程对于保持水土的效果。前期的实验表明:施用微生物有机肥的茶树苗各项生长指标明显优于施用普通化肥的茶树,不仅如此,前者的土壤理化性质也优于后者。径流小区内采取挖鱼鳞坑、种植不同作物等组合措施,人工模拟自然界降雨时的水土保持现象,让团队成员亲眼观察、亲身感受到裸露的土壤即使在一次普通的降水下,其水土流失也非常迅速。团队成员体会到了,土壤与植被相互成就,对保持水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千亩油茶绿油油,水保治理成效高

2023年6月27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福建省宁化厚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拜访了公司负责人之一杜健源先生。在访问过程中,杜健源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其父亲杜秋生早年间放弃福州的优质待遇来到三明宁化的创业故事,也讲述了目前公司的运营情况及其带动周边居民发家致富、推动荒山治理的发展历程。他还回忆起十年前这里都是光秃秃的火烧山,到如今已是满山遍绿的山野,从“石壁镇”到“石碧镇”,以石壁油茶园为典型代表的宁化水土保持久久为功。本次寻访让团队对于企业的社会效益,乡村的产业振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深刻地体会到水土治理对一方百姓带来的深远意义。

2023年6月28日下午,“粪”发“土”强实践队的全体成员在杜先生的带领下上山考察了油茶种植园。杜先生就油茶种植面积、园内的品种差异、油茶各个生长阶段的特性、施肥除虫措施给我们做了详细地介绍。除此之外,小杜总还向我们提及园内的招工情况,其有效地吸纳了周围地区富余的劳动力。小杜总的一系列介绍不仅让我们增长了油茶树种植的基本经验,了解了园内在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后的良好效果,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公司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居民致富,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青山绿水终不易,千日挥汗方一株”,习近平总书记笔下的“青山绿水”,是一代代人长久以来的追求,是无数汗水挥洒才能铸就的“金山银山”。从红色沙漠到绿草如茵,从飞沙走石到苍翠欲滴,我们见证了先辈们的智慧和久久为功的精神,深谙“开青山难,守青山更难”的道理,“新发于硎者,有开山之志,破钢之利”,今日,我们从先辈身上汲取智慧,从“粪便智用实现青山、沃土”的研发道路上汲取灵魂,从固水土、保青山的新长征路再出发,发扬创新意识,用科技之剑披荆斩棘,我以青春血,誓证山河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12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西交大城院暑期三下乡:医疗科普进户门,健康合阳你我行
中国青年网合阳县7月7日电(通讯员王鑫源)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医疗健康,爱心义诊”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于7月7日在合阳县同家庄镇开展乙肝、肺结核健康科普宣教和社会调研,积极联系当地镇政府对接活动,共…
湖北学子三下乡:繁衍知识,激活未来
黄冈7月19日电(通讯员王承凤)在这个支教的夏天,为了支持乡村教育振兴,七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者方郭小分队来到浠水方郭小学为孩子们传授知识。7月18日,浠水县志愿者协会和浠水县政府领导来到方…
无锡商院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
昔日的“返家乡〞欢笑和努力,都历历在目。2023年7月,我参加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海洋大学暑假返家乡活动,为期十天的“返家乡〞,让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浅。这次“返家乡〞活动,在我的设想之中完全…
同讲普通话,共传中国音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于开…
走进辛亥革命博物院,追寻革命足迹
中国青年网湖北武汉7月1日电(通讯员胡文广)——楚音汉韵暑期社会实践队于近日踏上了探寻历史的征程,参观位于武汉市的辛亥革命博物院。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带领着学生加深对辛亥革命的了解,还唤起了对勇士们…
“强国有我,青春有为” | 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
7月17日,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实践团赴雄安实地考察,前往雄安新区启动区,对新区的建设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倾听了未来的展望。这次考察是实践团成员们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二…
安徽学子三下乡:学习红色精神,探访伟人王稼祥纪念园心得体会
为追寻革命记忆,赓续红色血脉,2023年6月29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队前往芜湖市王稼祥纪念园,学习、传承王稼祥先烈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革命精神。通过阅览文字、图片…
以支教之名,送一朵云给你
7月12日,南京工程学院朝露支教团队在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赵村乡翟楼小学开始支教第三天的生活。课堂上,小瞿老师讲解诗人杜甫脍炙人口的诗文,弘扬中华文化的魅力;晖晖老师开启地理世界的大门,展现地理科学…
华农学子三下乡:深入田间筑牢信念,红色支教筑梦童心
华农学子三下乡:深入田间筑牢信念,红色支教筑梦童心7月7日至14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湖北恩施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景阳镇大树垭村实地进行调研,以红色支教和走访调研为中心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守护天使 梦想之约
今天是我们守护天使支教团休息结束的第一天,大家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了紧张的排练当中。上午,我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宣誓环节排练,力争达到气势磅礴且富有激情的效果。所有班级一起参与,学生们积极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