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以安徽学子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探究农村路灯建设与管理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作者:褚艳雨

以安徽学子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探究农村路灯建设与管理

学校:安徽工业大学

团队: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路灯亮化护卫队

作者:褚艳雨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回应时代需求、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重要平台,是促进社会问题发现、受到关注以及解决的重要渠道。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发展,检验乡村路灯亮化工程的实际情况,增进基层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路灯亮化护卫队深入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店集镇姜庄行政村,开展了以“关注农村路灯亮化,助力乡村振兴落实”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本次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群众和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姜庄行政村所辖村庄的路灯现状,针对姜庄行政村辖区内路灯管理缺位、路灯老化严重以及出勤率低等问题,进行科学的问题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 路灯亮化工程 村民幸福感

一、调查背景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设立5年过渡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两年多以来,为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有关部门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旨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乡村基础设施路灯亮化作为乡村建设的一部分,虽然它不是很不起眼,却是大大的民生,它方便村民夜间出行,增强农村道路安全系数,亮化、美化了居住环境,给予村民满满的温暖。路灯亮化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高,能够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落实。

正值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时期,它给予了在校大学生一个参与社会实践、亲密接触社会、了解各地发展状况或者家乡发展以及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因此,路灯亮化护卫队的实践队员为了解家乡路灯亮化建设的现实状况,于是在家乡姜庄行政村开展了以“关注农村路灯亮化,助力乡村振兴落实”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旨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现实问题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获得感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二、调查目的与意义

1、了解家乡发展现状,发现现实问题。

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旨在通过对路灯亮化建设亲身地实地考察、走访群众和查阅文献资料,切实了解家乡路灯亮化工程发展状况、发现路灯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看到城乡路灯建设差距,寻求进步空间。

2、分析现实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实践队员意图在感知路灯建设存在现实问题之后,利用掌握的现有信息和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出可能原因,并提出完善路灯建设与管理可行的建议与策略。

3、推进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员旨在通过自身努力,促进家乡路灯亮化建设完善,推动家乡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助力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提升实践能力,担当时代重任。

本次实践活动,使得实践队员在实践中运用了自身所学,实现知行合一,锻炼了自身能力和素质,提高了社会交往与行动能力。让实践队员亲身接触到社会,发现现实问题,回应人民和时代的需求,为家乡、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承担了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三、调查地点与对象

1、调查地点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店集镇姜庄行政村:店集镇地处涡阳县西南部,东邻楚店镇、西接高公镇。北靠临湖镇、东北与公吉寺镇交界、南抵利辛县张村镇。姜庄村位于店集镇西部,东与姚湾村相邻,南与肖寨村相连,西与高公镇相邻,北与临湖镇接壤,辖7个自然村,现有人口3301人,耕地4200亩。总人口3301人,下辖7个自然村,分别为:闰王村、姜庄村、小凡村、大凡村、陈庄村、崔小庄、李柏庄。

2、调查对象

姜庄行政村辖区内各个村庄路灯现状;姜庄行政村的村民。

四、调查方法

1、实地调研法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对姜庄行政村所辖的7个自然村即闰王村、姜庄村、小凡村、大凡村、陈庄村、崔小庄、李柏庄的路灯现状包括各个村庄路灯的个数、出勤率、有无遮挡、距离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亲自深入了解姜庄行政村路灯亮化现状。

2、访问调研法

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通过询问一些村民关于路灯亮化的现实问题,如路灯安装时间、路灯日常工作情况和路灯日常管理情况,更加全面透彻地了解路灯相关信息。

3、文献调查法

实践队员在实地考察和走访群众获得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查阅了有关姜庄行政村路灯建设的文件和资料,三者进行比对检验,得出更加客观公正的信息。

五、问题现状

1、实地考察

实践队员在6月20、21、22日晚上对姜庄行政村辖区太阳能路灯现状包括各个村庄路灯的个数、出勤率、有无遮挡、距离等问题实地调查结果。

2、走访群众和查阅资料

另外,根据实践队员走访群众和查阅文件资料得知,姜庄行政村的路灯安装2016年前就已竣工,历时已久。实践队员并未寻找到专门管理路灯亮化建设的负责人以及相关制度,村委会并未和专业的路灯维修团队取得联系,当地也无专门的路灯维修人员。

六、问题分析

针对现有问题,实践队员在整理各种实践信息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可能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

1、“运动型”治理模式,相关制度不健全和缺失。

据调查得知:姜庄行政村的路灯安装是一种运动型治理模式,考核时一阵风,考核后刮后即停。当时“疾风骤雨”,路灯安装、管理与维修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不健全,造成相关人员责任缺位,当上级检查工作结束后,没有相关人员负责后,最终导致路灯出现问题时无人问津。

2、基层工作人员消极懈怠,不主动承担责任。

根据实践队员走访得知,姜庄行政村辖区内有一个总负责人即村委书记,各个村庄都有一个居住在本村的包保责任人,他们可以及时发现自己负责的片区内的问题并向上反映情况,最终由总负责人向政府部门反馈需求,然而路灯亮化建设问题持续已久,至今仍未解决,可见基层的工作人员态度消极懈怠,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3、缺乏基层监督反馈机制,问题发现解决不及时。

据了解,当地并没有路灯亮化建设的专属热线电话或者其他专门的问题反馈机制,即使当地村民想要表达意见与建议,但苦于找不到路径,最终不了了之,问题一直被停留搁置,村民无法主动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只能等到政府某一个“专项检查监督”,促使问题被发现和解决。

4、村民主人翁意识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弱。

走访群众过程中,实践队员在和一些村民交谈过程中察觉到:他们对路灯的出勤率和遮挡率也多有抱怨与不满,虽然时常也与人谈论此事,发出几声感慨,但大多人却从未想过通过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可能是受缺乏公共意识和公共担当精神,习惯依赖政府解决问题,村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较低。

七、政策建议

针对现存的路灯亮化建设问题,实践队员结合相关案例资料、专业知识,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策略。

1、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明确路灯管理与维修的责任归属。

出台相关文件及政策补齐制度缺失,明确路灯后续管理和维修的责任,避免路灯问题出现时无人过问,基层工作人员缺位不作为。

2、成立专门的的村级领导小组,监督检查路灯亮化建设。

领导小组成员对路灯建设维修以及管理工作切实负责,实现全过程路灯质量管理,定期对路灯质量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让路灯亮起来,切切实实地造福基层村民。

3、委托专门机构管理和维修路灯,实现专业化科学化管理。

专门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与维修成本。另外该机构要建立固定联络方式如热线电话,让村民在有需要时能联系上。

4、规范明确政府(或村委会)与委托机构的责任,避免责任缺位。

政府将路灯维修管理的任务委托给专门的社会机构,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政府要对受委托机构的任务与责任进行明确,并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防止其不作为乱作为。

5、建立基层路灯管理联络点,加强村民与管理部门的联系。

每村招募一位或几位村民充当路灯质量联络员和调查员,每周定期对村庄范围内的路灯进行检查,走访群众对路灯亮化建设管理的意见与建议,集思广益,提高公众参与度。

6、政府与村民共担责任,征收路灯维护费用。

每年向村民征收专门的路灯维护费用,另外政府补贴一定资金,交给专业部门或人员管理,不得挪作他用,保障路灯照明正常运行、提高路灯照明公共服务水平。

八、结语

农村路灯亮化工程是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的重要举措,完善农村道路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乡村建设深入发展的必经之路,对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供必要的夜间照明,防止发生交通事故,还可以起到美化乡村夜晚的作用,让乡村夜晚也变得灿烂夺目,还可以减少城乡差距,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因此,党和国家必须重视农村路灯亮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困境,及时加以改变和解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参考文献

〔1〕《店集镇姜庄美丽乡村规划》涡阳县店集镇姜庄村先锋网

〔2〕《涡阳县审计局对店集镇2015年一事一议道路、路灯安装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审计的通知》涡阳县人民政府网

〔3〕《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导则(试行)》( 2018 )安徽省住房和建设局发布

〔4〕《我国农村路灯现状、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高若雨、吴燕华、王宇、张华琼、王雯煜、赵力申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18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践调研,焕乡村新颜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于深化认知的重要性——唯有脚踏实地、勤勉实践,方能拨云见日,使认识更加清晰透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深知此理……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治理奥秘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亲身实践,方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与真谛。在探索乡村治理这一复杂而多维的领域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与间接经验远远不……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协同共治,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与繁荣的关键性步骤。它要求我们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治理效率与质……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协同共治

乡村治理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稳固实施的基石。它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及亿万农民的福祉提升。在这一背……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治理启新程,实践行动绘繁荣

2023年5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面……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村容村貌换新装,治理实践谱华章

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一个既符合新时代要求又贴近农村实际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与模式。这一战略部署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乡村展宏图,振兴家园谱新篇

既然已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乡域筑梦实践的征途,那么无论前方道路如何曲折,我们都不能回头。这虽然是一件看似无比渺小的事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是深远而重大的。为了深入且全面地了解…… 王俊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际,为深入洞察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协同实效与困境,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于1月20日赴山东日照乡村调研。当地乡村景色宁静质朴,但…… 钟文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寒假社会实践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学谷公风范,启奋斗

1月18日,由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与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指导的“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赴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谷文昌纪…

最新发布

赴大别山将军县探寻红色团队
安徽省金寨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组建了11城建制的主力红军队伍,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发源地。四支长征队伍中,有两支队伍与金寨密不可分…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深入沂蒙,体验悠久文化
在这次山东沂蒙革命老区的社会实践中,我对沂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一文化形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厚的痕迹,它悠久悠久,经历了无数风雨,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传奇色彩的沂蒙文化成为了我们…
访问革命见证者,畅谈红色革命史
为深入了解乾塘镇的革命文化,7月11日晚,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森澜”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于乾塘镇的森澜灯塔民宿采访了两名前辈,一位是中国革命的见证者——梁瑞福老人,一位是革命通讯员的后代…
小镇的风,吹不散你我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短短15天,我们却收获了很多。甜美的西瓜,课后的零食,分别的小纸条。这些都让我们对彼此的记忆加深。分别回到家,看到了一个视频,支教老师走的时候,学生们骑着单车,来到路上送老…
西子湖畔话团结,同心绘就民族情——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石榴红”民族成长与就业团队参
通讯员/吴悠然黄今典余菀恬夏思楠7月15日,位于西子湖畔的清波街道幸福邻里坊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大手小手紧紧握,团结同心绘‘蓝图”的民族团结画展活动,来自在杭大中小学的各族青少年代表汇集一堂,用绘画…
【守护春苗】推普支教团在南周流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七月二十一日是“守护春苗”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在南周流小学进行支教活动的第十四天,支教团成员们结合自己专业的优势,开展适合不同年级的特色课程,通过这种多种多样的课程,让所有孩子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
我的三下乡生活
非常荣幸来到赤壁镇中学,在这里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玩耍,生活。我们是师生,但更多的是朋友。…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价值转化与品牌设计暑期实践团参加开化研究院共富示范基地授牌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生态价值转化与品牌设计团队参加了浙江农林大学开化研究院生态价值转化共富示范基地的授牌仪式与暑期实践团的授旗活动。此次活动主要由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王丽教授组织,旨在加强校企…
发现古老工艺之美,荣昌夏布重焕辉煌
中国青年网重庆市荣昌区7月4日电(通讯员许嘉璐)7月4日,拾遗薪继团队踏上了重庆荣昌,为了宣传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亦为了探寻荣昌夏布之美,拾遗薪继团队采访了荣昌夏布传承人李克安与黄维维。荣昌夏…
关注养老,走进现实—调研团队赴西安市高新区开展老年友好社区调研活动
高新区,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位于西安主城区东南部。此区是1991年3月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区域总面积为231.6平方公里。据西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高新区常住人口数量约为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