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蝉鸣阵阵,骄阳似火,田西小学校园里的那一片榕树林的叶子落在沙地上,被太阳晒成深棕色,脚踩上去,发出清脆的“刷刷”响。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 “忆书逐影”社会实践队队员吴宜静踏入六年级的课室,开启六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
吴宜静认为,美育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第一节音乐欣赏课,她选取了具有民族特色同时又杂糅了西方曲式的曲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作为本节课教学主要内容。
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音乐鉴赏能力,也学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上课伊始,吴宜静先带同学们重温了一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并向同学们科普了协奏曲的特点和奏鸣曲式。在《梁祝》的欣赏课堂上,学生认识到了小提琴协奏曲中如何表现草塘结拜、同窗三载、长亭送别、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的意境,领略不同乐器的音色,体会西为中用的妙处,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着讲台下的同学们全神贯注的模样,我无比感动,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劲。”吴宜静说。
(谢易珊 摄)
欣赏完后,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悟。有的同学为梁祝的故事感到痛惜;有的同学为阻挡梁祝两人爱情的封建势力感到愤怒;有的同学被梁祝两人勇于反抗黑恶势力、勇于追求幸福的行为而深深感动。音乐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感受美、学会欣赏美,然后创造美。
这是吴宜静第一次下乡支教,也是她的第一节课,能够带领学生领略音乐的美妙,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她表示感到无比自豪,也深知自己有许多不足,“接下来我会不断精进自己,锤炼自己得技能本领。散一份热,发一点光,我相信,美育的灯会点亮乡村的各个角落,点亮孩子们的心田!”吴宜静说。
撰稿|吴宜静
审稿|李芷怡
供稿单位|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忆书逐影”社会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20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