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大吴泥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韩路护江队于2023年7月7日前往位于潮州市的大吴泥塑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并采访了潘幼芳老师。
图为博物馆墙面。
大吴泥塑博物馆创办于2018年,2019年10月被授予为潮州市文化研学游基地,2021年2月,正式进入非国有博物馆名录。进入博物馆,各种精美的泥塑艺术品映入眼帘,各有各的特色,有动物,有人物,也有一些代表当地特色的事物,给人视觉上的震撼。
泥塑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符号,除了潮州的“大吴泥塑”,其实还有两个地方的泥塑特别出名,分别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三者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泥塑。
图为队员采访博物馆馆长潘幼芳。
博物馆馆长潘幼芳为队员们解释道,大吴泥塑历史悠久,起源于南宋,距今有780多年历史。据民间口口相传,始于南宋末年大吴村始祖吴静山。吴静山原先学得捏泥人的技艺,定居大吴村后,发现村中的泥土易于制作玩具,便于农闲时塑制出售,以补贴生活。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所塑制的玩具十分受欢迎,于是便作为一种家庭手工业沿袭下来。
据馆长潘幼芳回忆道,建馆的过程中有着太多的太深刻趣事,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一时不知从何说起。除了趣事,困难也很多,为创办这家博物馆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四处收购优秀作品,历经2年的筹备工作和审批手续,终于在2018年,成功开办了大吴泥塑博物馆,展出作品475件。开馆不久,又恰逢疫情来临,导致游客寥寥无几,收入甚微,日常运作十分困难。直到2021年2月,大吴泥塑博物馆被正式列入非国有博物馆名录,国家政府给予补贴,此时博物馆资金困难得以解决,经营稍有起色。
提问到疫情结束后,博物馆经营状况如何。馆长喜形于色道,疫情结束后博物馆与中小学展开合作,开展了许多场活动,差不多有近百场研学游,一次可以有四五百人,研学游让这些孩子们,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学生,能够来认识了解大吴泥塑这种艺术。如今,大吴泥塑博物馆,每年都有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游客前来考学参观,其中有不少单位组织职工前来参观并帮助宣传,也有不少网红前来打卡并网上宣传大吴泥塑。馆长也提到,在现如今的网络时代,传统文化需要与网络文化融合发展,达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自2018年11月开始试运营以来,接待观众已超13万人次。最后馆长补充道,这得益于2019年10月大吴泥塑博物馆被政府授予为潮州市文化研学游基地。
与大多数传统手工艺一样,大吴泥塑也有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大吴泥塑在一代代父传子之下,已经流传了二十几代,大吴泥塑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泥塑手艺人。如今大吴泥塑这门民间手工艺术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问题,据馆长解释道:大吴泥塑一直以来是家族传承,若是儿子、孙子都不继承,则将面临失传。从清中叶至民国初年的鼎盛时期,1000余人口的大吴村就有手艺高超的泥塑艺人就高达400多人,做到“几乎是户户有作坊,人人会泥塑”,到如今大吴村3000人,拥有高超手艺的泥塑艺人屈指可数,不禁惋惜。
据馆长解释道,办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大吴泥塑并将其保护起来,现馆内展品已全部被列入文物库保留起来,对此馆长感到十分欣慰。
在大吴泥塑博物馆,新韩路护江队的队员们可以近距离地观赏到许多当代泥塑艺术家的名作,其既有描绘地方传统潮剧、民间传说和章回小说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也有取材于大众生活中有意趣的内容,一切人物和动作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新韩路护江队的队员们深深感受到潮州泥塑这一非遗文化的魅力和迷人之处。
图为实践人员参观泥塑展品。
图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韩路护江队与潘幼芳馆长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21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