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永远的纪念 烈士陵园的探寻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今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革命斗志。烈士们就像是竹子一样,坚韧,勇敢,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

革命烈士陈列馆,陈列了234位烈士的英雄事迹和部分遗物,其中有战争时期为保家卫国、奋不顾身、勇猛杀敌壮烈牺牲在各个战场上孙志成等九位烈士事迹。陈列有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英勇战斗、抗美援朝牺牲的129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还陈列着为建设祖国,保护国家财产等而献身的22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这些不仅纪念了先烈们保家卫国的宏伟事迹,而且教育了后人,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建设。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这也促进了中牟县的经济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消失的遗迹——芦医庙
然而据记载的卢医庙坐落之处早已荒废,我们的拾美者试图向当地的居民探寻它是否还有保存的部分,然而拾美者得到的结果就是,它已被商人私自购买下来开发,现在正在施工的状态。…
现代气息冲击下的消亡的卢医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见微知著——拾美”实践队的拾美者们于2016年7月 日来到中牟县附近的有关卢医的传说的地带,去找寻有关神医“卢医”的有关历史。然而据记载的卢医庙坐落之处早已荒废,我们的拾美者试图向 ...…
烈士陵园之行,感受中华崛起之艰辛
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己打到。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容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碑,向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 ...…
缅怀先烈爱国魂 幸福不忘英雄史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将无法立足于世界之上,“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永远的纪念 烈士陵园的探寻
这些不仅纪念了先烈们保家卫国的宏伟事迹,而且教育了后人,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建设。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这也促进了中牟县的经济发展。…
探访今之村——走近官渡之战
为了找寻和探访三千多年前那段峥嵘岁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见微知著——拾美”实践队的拾美者们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辗转反侧终于来到了官渡古战场遗址。…
找寻中原文化 探寻官渡古战场
为了找寻和探访三千多年前那段峥嵘岁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见微知著——拾美”实践队的拾美者们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辗转反侧终于来到了官渡古战场遗址。…
探访今之村——官渡桥村
官渡桥村始于汉初,因傍古官渡水而得名,1800年前的官渡之战就发生在该村。2016年7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见微知著--拾美”暑期实践队的拾美者们踏上这片位于中牟县城东北三公里的土地,来实地考察学习, ...…
探访今之村——官渡桥村
官渡桥村始于汉初,因傍古官渡水而得名,1800年前的官渡之战就发生在该村。2016年7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见微知著--拾美”暑期实践队的拾美者们踏上这片位于中牟县城东北三公里的土地,来实地考察学习, ...…
“同路人”:风雨同心,一路同行
7月31日,由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长达20余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同路人”公交车巡讲调研团圆满结束。 据悉,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公交车巡讲调研团成立于2015年6月,成立之初以弘扬传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