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理学子深情回访,挖掘总结杨庙经验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sunshine°暖阳

为深化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调研团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走进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见证民生发展,感悟乡村振兴新成就。

感悟南展奉献精神

2022年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与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举行实践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时隔一年,“齐稷社工”实践调研团成员再次奔赴杨庙社区对其进行回访调研,团队受到张麦荣书记的热情接待。随后,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参观黄河南展区历史文化展厅。文化展厅由南展由来、南展工程、担当之迁、幸福之迁和振兴之路五部分组成。黄河南展工程是国家全面治理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1年10月开始,到1978年底结束,主要包括南展大堤、分凌分洪泄洪闸、避水房台三部分。党员群众们干劲十足,千军万马筑大堤、修涵闸、建房台,他们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深深地触动着实践服务队成员们。从杨庙人的奋斗中队员们学习到,面对困难,唯有不懈努力,用双手去创造,才能换取幸福美好生活。

图为讲解员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黄河南展区历史文化展厅

实践团跟随讲解员重温习总书记在考察时曾留下“共产党人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的感人话语,初心碑由此形成。讲解员还说道:“初心碑后种有国槐树,寓意国泰民安。”

图为讲解员实践团成员于初心碑前合影

产业兴旺谱新章

实践团成员于杨庙社区进行采访活动。在采访的过程中通过与社区居民沟通交流,实践团成员感受到居民的质朴和热情。如何让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杨庙社区给出了答案: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描绘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美丽画卷。

杨庙社区串联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深化产、学、研融合,开发特色果蔬采摘、大棚农事体验、农产品直播等教学模式,让学员在实地观摩和劳作中开拓思路。另外,就业指导中心为社区居民增加了就业渠道,草编合作社在为老人提供岗位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精美的手工编织花篮、草鞋、屏风、草垫等工艺品。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按照产销一体、农旅融合的理念,提高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品质,稳固农业基础。立足黄河盐碱地土质特点,建立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共存的多元化生产体系,发展网纹瓜、蜜薯等特色果蔬种植,培育“黄河沙土”“锦土银果”等农品品牌。发展农村电商、休闲采摘、乡村研学游等新业态,推进融合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劳作爷爷交谈

队员们有感于杨庙社区百姓“舍小家顾大局”的精神,倾听了社区居民对幸福生活的奋斗追求,了解了党支部和党员带领居民勤劳致富的艰辛历程,从而更加坚定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紧跟党和国家发展步伐,牢记初心使命,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为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积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杨庙社区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23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巢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生活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根植沃土,情系三农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农,奏响美丽乡村赞歌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知农爱农,助农兴农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城乡发展共进步,乡村振兴在心中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农”源于心,兴“农”源于行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食”刻牢记,安全你我,食品安全普法宣传青年行──过“食”不候志愿服务队
为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烟台理工学院过“食”不候志愿服务队以食品维权普法宣讲为核心,在山东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近日,志愿服队在临沂市临沭、德州市禹城市开展普法宣讲,动员群众时…
暑期社会实践|重庆大学五彩石暑假支教调研实践团:走进中益,点亮支教星火
2023年7月19日,重庆大学五彩石暑假支教调研实践团一行14人来到了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在这里,支教小队将开展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涵盖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舞蹈绘画、手工制作、面具折纸等课程。7月20日,…
【最新动态 物电学院】助老志愿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了弘扬优秀传统,强化对老人的尊敬、关爱意识,进一步唤起社会的老龄化意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从中学会关爱,学会感恩,顺便丰富我们的暑假生活。烟台大…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点亮未来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肖述洋)今天是我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郑场镇大有居委会点位开课第一周的最后一天。早上8点半我们照常跟孩子们上课,今天的第一节课程是“月亮…
河南学子三下乡:民族团结,志愿助力
大学生网报遵义7月21日电(通讯员陶春达徐帅)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血脉,它是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青少年要传承和弘扬各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拥有丰富多…
结班活动有感
7月14日下午,暖风筑梦社会实践队在福民社区的第一期课程活动结束了。在结班活动中,许多小朋友们表达了对我们的不舍。在写信的环节,我留意到有一位小朋友趴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我问她为什么迟迟不动笔,她说…
淮安站(三) | 支教靠真情,助学靠真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心关爱留守儿童,7月20日至21日,淮阴工学院自动化学院“红色江苏行,青春‘智’闪光”暑期实践团联合520志愿者爱心联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支教靠真情,助…
重温红色记忆,唤醒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开封7月10日电(通讯员夏帅旗)为深入学习刘青霞的斗争精神,进一步了解其生平事迹,弘扬“顽强斗争,扶困济贫”的精神,2023年7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红色记忆”暑期社会…
词中赏东坡意,诗里品风雨晴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国文化,7月20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在毕节市金沙县第九小学(金沙县彩虹小学)梦启五班开展国学经典课程,本次课程聚焦苏轼的经典诗词,由吴倩老师主讲。…
萤火之行,芳华尽染,共筑未来
大学生网报金华7月21日电(通讯员施徐烨)汉字之美,在其无穷组合,有无限生动的形式之美以及无比丰富的内涵之美,孩子们在书写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点、横、竖、撇、捺、折的形状特点,书写方法和形式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