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明学院“九闽拾艺传媒”暑期社会实践队访谈传承人|精心錾刻承非遗,匠心助力中国梦

来源: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九闽拾艺传媒工作室 作者:郑碧芬

为了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学习民间纯手工技艺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21日,三明学院九闽拾艺传媒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三明梅列区采访金银器手工制作的非遗传承人——林祥康。

喧嚣闹腾的市区中心,在一条及其狭窄的街巷里,有一家及其不起眼的店铺,那便是林祥康老师錾刻制作金银器的地方。陈老师家中陈列相当简单朴素,木制茶几上摆放的是自制的银器杯具,背景板后面放置着许多自己的作品,这一切似乎有种浑然天成的和谐感,银木互相融合,不显得高贵奢侈,简单不张扬,恰到好处的配置。跟金银器最显得格格不入的是林老师錾刻的工作台,那是一张长型偏小的四方小木桌,在常年的制作过程中已经变得炭黑,制作的工具也相当“低级”,异常有年代感,但就是在这种简陋的工作台中,林老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静心錾刻手中的金银器,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不论工作的环境如何,有实力的人依然能够出圈,林祥康便是如此。“但是在日益发达的今天,老手艺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并非易事,技术难敌机器生产”,带队的吴孟轩教授在访谈的过程中问道。林康祥老师表示虽然纯手工打制金银器的技艺步骤很繁杂,有设计、下料延展、反复淬火、敲制银胎、对合、焊接、酸洗、灌胶、敲形、錾刻、打磨、压光等几十道工序,且制作生产时间长,但它终究是一门艺术,它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渊源,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机器必然取代不了。林老师在讲述时眼神十分坚定。机器生产的没有人精心錾刻的来的精致有意义,且正是因为纯手工制作的金银器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访谈暂告一段落,林祥康老师向实践队员们展示纯手工艺制作的过程。他左手握錾子,右手拿锤子,正全神贯注地錾刻一件金银器品,每一次的挪动,每一次的敲打,林祥康都相当专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旁边观看的实践队员们的动静对他丝毫没有影响,外界的喧嚣吵闹在他看来根本不复存在,在每一次的錾刻中确保精准,不出任何的失误。

“我觉得这次的非遗采访对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了解到老手艺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它所蕴含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要保护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实践队员苏澜感慨道。

一笔一划,一挪一敲,起落转承,看似简单的操作手法,实则錾刻不易,但确是老手艺人纯手工制作一生无悔的事情。他们用心精心制作一件件优秀作品,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用他们的初心匠心守护助力祖国中国梦,增强文化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25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重电学子三下乡:“技能科普课堂”,绘就七彩假期
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21日电(通讯员杨浩田刘巾新)暑期的技能科普知识宣讲包括航天知识领域、VR科技高科技领域与非遗传统文化,还帮助小朋友们开展兴趣拓展、作业辅导活动以及陪伴小朋友娱乐的同时增强了解到更…
溯忆延红--赴山东枣庄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2023年7月21日早上,我们溯忆延红实践团乘坐大巴车来到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我们带着严肃庄重的心情到达目的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台儿庄大战纪念碑,怀揣着对历史的敬重和对革命先烈的景仰,…
探寻非遗文化,感受银器魅力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九闽拾艺工作室在老师的带领下赴梅列区进行了解金银器制作的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前往梅列区拜访当地知…
江苏大学生三下乡 宣传禁毒防艾知识
2023年7月14日常州工学院“禁毒防艾守护健康”实践队在江苏省南京、常州、扬州等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禁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兴旺的大事。而毒品正是艾滋的温床,一…
E行天下一心为你
支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活动,它给予了我们与孩子们互动的机会,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我很荣幸能参与一次支教活动,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支教一天的具体内容和心得体会。我们首先给孩子们讲解了计算机…
追溯红色记忆,感受革命文化
为感受革命文化,了解革命历史,曲阜师范大学“践行红色初心,共铸时代之梦”实践队队员远赴重庆,去实际感受,观摩革命文化遗址,宣传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
化工学院”星燧陇海,回眸二七“星火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前期筹备会议
2023年6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星燧陇海,回眸二七”星火实践团于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博学4号楼C区303教室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前期筹备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张正凯主持,星火实践团全体成员参会。晚九点…
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实践团赴塔元庄村实践学习
7月16日,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实践团前往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进行参观学习。塔元庄村位于滹沱河北岸,距离正定县城1.5公里河滩面积达3000亩,而耕地面积是非常贫穷的。但近些年来,塔元庄村村民先治理滹沱河,…
湖北学子三下乡:打败“烫烫怪兽”,远离烫伤
7月21日电(通讯员任婧怡)为防止学生烫伤,严重威胁学生的生命和健康,同时提高学生们对烫伤的重视程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和浠水县的志愿者于7月20日共同开展了朱店村远离“烫烫小怪兽…
坚守手艺传承增强文化传播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传播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2023年7月21日由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明城非物质传承人物访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来到了三明市梅列区对清代金银器御制工艺传承人、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