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寻常州虎头鞋的美丽文化
现在的生活很丰富,各种课程还有学校组织的活动让你马不停蹄,外面精彩的世界就在指尖划过的小小手机上来到你的身边。现在的生活很枯燥,每天所处和所感受到的都是浓浓的现代气息和让你时刻紧张的快节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传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它似乎渐渐消失于城市的喧闹中。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了解到常州虎头鞋这项传统手艺,它就安静的生活在城市的灯光中,像极了一位优雅的女子。带着好奇和喜爱的心情,我们江苏理工文化行小分队决定以常州虎头鞋为起点了解更多的传统。
2017年6.29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九个人来到了九洲新世界二楼的常州非遗馆,观赏精美的虎头鞋并且向虎头鞋技艺传承人虞秀琴学习部分的制作过程。一双双小巧精致的虎头鞋整齐的摆放在竹篮里,每一双都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像一只只灵动的小老虎。虞老师耐心的指导我们去缝制小老虎的眼睛和嘴巴部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拿着手中的针线,认真的盯着每一个细节之处,看到我们有难住的地方,虞老师就过来手把手地教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制作的不易,于是也就更加敬佩虞老师。之后,虞老师给我们讲解每双虎头鞋的特别之处,从布料到花纹的选取,从剪裁到针法的穿插,每一步都是那么的精细,也是只有这样才会有这么精美的艺术品。在和虞老师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因为制作虎头鞋需要长时间的用眼并且一双成品的完成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现在做虎头鞋的人越来越少,基本上都是年纪大的人在做,很少有年轻人去学习的,虞老师觉得很惋惜,她是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做虎头鞋,一直秉持着对虎头鞋的热爱做到了现在,所以看到学习制作这个的人日渐稀少时,她很心痛。传统如果不能被流传下去,它也就失去了它曾经存在的意义。
最后,我们买了一些小老虎的玩偶当作纪念,并且和虞老师拍照留念。通过这次的参观与学习,小分队每个人的感触都很深,因为我们之前从来不知道一双看似简单的鞋子的制作过程原来是这么的复杂,一双鞋子会有那么多的精妙之处。
(二)寻找隐藏在家乡的传统文化
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另外一个部分是每一个队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寻找当地的传统。队员们分别来自扬州、苏州、淮安、盐城、无锡、南通、泰州等地。虽然地点不同,文化不同,但是我们追寻传统的心是一样的。历时一个月,队员们分别探寻了昆山的奥灶面,扬州的炒饭和灌汤包,南通的四宜糕团,淮安的岳家茶馓,泰兴的老棉鞋,无锡的老式裁缝还有盐城的发绣,从种类来看,我们小分队简直吃货啊!无论是美食还是手艺,都是流传下来的文化,如同之前的虎头鞋一样,都是智慧的结晶。“奥灶面结合了南北面食之长,融合中华南北美食文化,其汤鲜料足,不腻不厌,回味无穷。”探寻昆山奥灶面的葛春磊这样说;去寻找扬州炒饭的胡磊评价“扬州炒饭历史悠久,色香味俱全,营养均衡。好吃!真的好吃!”;同样在扬州找到传统美食灌汤包的王静和陈颖说:“汤包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多年的制作磨炼出匠心的哲学,饮食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的一个传递。”;南通的崔怡童谈起四宜糕团:“四宜糕团店是南通的百年老店,以桂花糕为例,豆沙细腻,用料也足,口味香甜。这家老店不仅是美味也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二十多道工序才铸就点火即燃、入水即化的茶馓,对于淮安人来说香脆可口的茶馓凝聚的是家乡的味道。”在淮安河下古镇找到岳家茶馓的周冰洁说;探寻泰兴老棉鞋文明的黄韵洁这样说“老棉鞋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虽然外表欠佳,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土气,但是它精细的做工,从鞋样,鞋底到鞋面,一步步一针针一线线都是老一辈的智慧结晶。”,了解了传统手艺无锡的老式裁缝的周煜颉“对于裁缝这项技术,如今许多人在工厂里制作衣服,也有许多私人订制,但是能够为每一个普通人制作一件普通的衣服的人却不多了。我感到惋惜,可也无能为力。”;领略到发绣的传统魅力的王樱说:“将细长的发丝变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不得不感叹绣女们的纤纤巧手和细腻的心思,愿这手艺能够不断传承下去。”每个去寻找传统文化的队员都把之前我们在常州买的小老虎玩偶回赠给了那些给我们讲解传统文化的人,很好的诠释了的由传统传递到传统的思想。
以虎头鞋为传统文化的起点,我们找寻并且了解到了许多掩藏在都市喧嚣中的传统,这不仅仅是一次对传统的追寻,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每个队员都能够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美丽,并且将这种对传统喜爱和保护的意识传递给身边的其他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3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