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蚕桑文化与时代一色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 作者:发行美好队

五千年中华文化,三千年诗韵。蚕桑文化,使中原文明的纺织业领先于世界数千年,形成了中国人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服饰习俗。思绪转瞬,蚕桑文化不仅仅在古代留下深厚影响,还在当今时代为千万村民带来了温饱,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长岐镇新联亿圣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蚕桑丝织文化传承,利用好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该合作社将进一步扩大桑树种植面积,并计划将蚕宝宝培育大棚打造成为学习培训基地,供广大游客前来参观,向游客,特别是小朋友剖析蚕培育的方法。据悉,蚕桑学习培训基地的打造,也将带动更多就业,助推乡村振兴。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千年蚕桑文化,源于桑,崛于蚕,兴起于丝绸。“一带一路”在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再一次相遇并深度融合,将蚕桑文化以全新面貌姿态面向全世界。蚕乡独特的蚕桑文化已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领域中,且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蚕桑文化弘扬光大,薪火相传,焕发光彩。

图为基地工作人员在养蚕。 黄凯文 供图

图为“发行美好”社会实践队队员在观察蚕吐丝。黄凯文 供图

图为蚕宝宝织成的蚕丝。 敖雅雯 供图

图为已经剥好的蚕丝。黄凯文 供图

图为基地工作人员在织蚕丝被。 黄凯文 供图

图为已经织好的蚕丝被。吴婉婷 供图

撰文/敖雅雯 初审/吴婉婷 复审/张纪园 终审/李华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35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爱心云支教,绘出青春色彩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青春正当奋进前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四期“七彩童心”支教志愿服务队参与到全国大学生2023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中,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起云支教,携手创未来”专项活…
华师学子三下乡:做足前期准备,助力“流墨”之旅
7月1日至7月16日,为了保证2023年“流墨绘源,盛色一夏”夏令营的顺利开展,华南师范大学书画协会流墨实践服务队在夏令营开始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流墨队的各组别、各成员按照组别特性以及各自特长从课程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赴烈士陵园扫墓悼念
2023年7月9日,跟着党走肯定队的成员们一同前往了郑州烈士陵园。郑州烈士陵园是中原地区知名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位于郑州市丹青路,与中原英烈纪念馆相对。园内环境安静,道路两旁种植着挺拔的松树,树干笔直…
传承红色基因 悟二十大精神
为发扬红色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作用,让“红色文化”发挥出教化育人、凝心聚力的作用。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7…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协助社区工作,共建幸福社区
随着新冠疫情的慢慢结束,社会上各种工作和活动也陆续恢复正常运行的状态。如今,完善社区建设的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此过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量也在增大。为响应国家号召,做一名有责任与担当的大…
山东女子学院三下乡:走进青州博物馆,品悟文化古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后续社会实践筑牢基础,7月8日,山东女子学院“爱之翼”乡村美育筑梦实践团的老师们走进青州博物馆,深入了解青州市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湖工商学子三下乡:数链农商团队深入基层,政府部门解答民生疑问
2023年7月13日,湖南工商大学“数链农商”暑期三下乡调研团在带队老师王敬童书记带领下赴开福区物流与口岸服务中心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物流中心数字化建设开展座谈。(图为带队老师王敬童党委副书记在开福区物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跟着党走肯定队踏寻中共洛阳组诞生地,重温我党红色峥嵘历史
2023年7月14日,我院跟着党走肯定队成员走进“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踏寻先烈足迹,感受红色峥嵘。回首历史,从1921年11月5日,中原地区第一个党指导下的工人组织——“陇海铁路洛阳同人俱乐部”在洛阳成立…
观临夏砖雕,助非遗传承
观临夏砖雕,助非遗传承7月18日,兰州理工大学“锦绣临夏,砖雕云展”实践队乘车前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展开对传统非遗临夏砖雕的学习以及拍照扫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
蚕桑文化延续不朽
五千年中华文化,三千年诗韵。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发展长河中,诗歌在中国文化里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蚕桑,作为古代中国农耕和纺织最为重要的农事之一,无疑是诗歌的长河里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