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为革命老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区是中国红军第四方面军 诞生的摇篮,无数热血男儿,走上了不屈的抗争道路,长征会师后的八万红四方面军主力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的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1948年,刘邓总部在天堂寨脚下的九资河召开战略部署会议,从鄂豫皖这片大别山,一走出了共和国的一位元帅,两任国家主席和300多个开国将军。大别山是我国的革命老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背景和红色文化内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中,大别山区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提供了历史舞台。特别是大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村成为了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的集中地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模范集体。
安徽财经大学山间明月队于2023年7月11日到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线下实地调研,以安徽省地区居民为主要调研对象,旨在探索大别山精神内涵,诠释新时代传承价值。
图为实践小组到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内观看鄂豫皖开国将军分布图的场景。安徽财经大学 胡燕摄
图为实践队员来到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中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合影留照的场景。安徽财经大学 胡燕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37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