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荣昌陶——传承非遗文化的珍贵财富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启为创新团队 作者:杨奥博

大学生网报荣昌7月3号电(通讯员 杨奥博 )。7月3号,重庆荣昌,启为创新团队前往荣昌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行“荣昌陶”的调研。

荣昌陶是中国非遗文化的瑰宝之一,凭借其丰富的历史与独特的制作工艺,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非遗项目,团队采访了荣昌陶的传承人梁洪萍,从她的口中获悉了许多珍贵的信息和故事。

荣昌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传承历史。梁洪萍向团队介绍说,荣昌陶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地坑烧陶的工艺,通过在坑中放置陶器,在高温下进行烧制。这一独特的工艺使得陶器色泽鲜艳、质地坚实,且具有强大的耐热性与耐冷性。这种制作工艺在传承过程中保持了纯手工操作,至今仍然如此。

梁洪萍用骄傲的语气告诉团队,荣昌陶所采用的独特地坑烧陶工艺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逐步吸引了越来越多烧陶师傅和文化爱好者的关注。梁洪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荣昌陶打造成一个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品牌,并将其传承下去。

在采访中,梁洪萍还分享了荣昌陶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她告诉团队,由于传统的地坑烧陶工艺因火势难以控制而存在安全隐患,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将烧制工艺改为了窑炉烧制,既保留了独特的特点,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梁洪萍还将注意力放在了产品的创新上。她告诉团队,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一直在不断变化,为了让荣昌陶融入现代生活,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并为陶器注入新的元素。这些新的设计和注入的元素不仅为荣昌陶带来了新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作为荣昌陶的传承人,梁洪萍深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她告诫后人要珍惜传统、传承创新,并将非遗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她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荣昌陶在国内外的展览会、艺术交流活动中频频露面,并受到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的好评。

荣昌陶是中华非遗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制作工艺。在梁洪萍的精心经营下,荣昌陶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携手走进荣昌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文化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37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承华夏千年薪火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二十大精神,永在
党的二十大指出,当今广大青年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十年来全党全国人民完成了脱贫攻坚、全…
龙腾武林—佛山姚式咏春非遗文化的辉煌历程
调研项目:姚氏咏春拳调研时间:7月4日调研地点:广东省佛山市姚才姚祺咏春堂拳馆受访人:姚忠强采访团队:寻遗琼花广东佛山姚式咏春是咏春拳的一个流派,以姚才为代表。姚才是广东佛山的一位著名咏春拳师,他…
河南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共兴文明实践新风”
大学生网报7月17日电(通讯员张天恒)2023年7月17日下午,由老师指导的实践队一行8人来到了熊寨镇镇胡寨村开展参观调研活动。首先,村支部书记介绍了胡寨村在党建引领、居民生活、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
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2023年7月22日星期六,今天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在安阳市安阳县高庄镇文兰市庄学校支教的第二十二天。我们早上七点半于化工楼集合,然后一同前往安阳县文兰市庄学校。今天我…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寻找美的踪迹,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青年网南宁7月4日电(通讯员朱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
“似溪向海游”社会实践队开设趣味英语课堂,提升社区学生英语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英语的能力,7月19日下午,“似溪向海游”社会实践队支教组前往赤坎区中山街道文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五六年级的学生们带来了一节以“season”为…
振兴彭水乡村,“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力白茶振保家,携手共进新征程
振兴彭水乡村,“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力白茶振保家,携手共进新征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保家镇产业振兴。2023年7月21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年筑梦,同心振乡”实践团…
暑期三下乡,多彩课程趣体验
今年7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心语心荷社会实践队已经在硚口区的一些社区托管班讲课一段时间。在社区托管班教小朋友画画、剪纸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感悟和心得。首先,我发现小朋友对画画和剪纸的兴趣很高。他…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学子访革命烈士纪念馆,续革命红色精神
为了了解闽中老区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牺牲精神,感受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系“望来路,向新程”暑假社会实践支队赴“莆田市闽中革命烈士纪念馆”,实地通过实物、文…
四川高校学子“三下乡”:与心灵相约,与健康同行
在具体教学当中,教师可能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改善他们对待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增强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以及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